前言失去了原著的支撑,美剧《权力的游戏》剧情开始显得越发的仓促且粗糙,笔者甚至已经对结尾有了最坏的打算!

《冰与火之歌》本是一部披着魔幻外衣的欧洲中世纪历史,在故事的约300年前,伊耿·坦格利安依靠三条巨龙征服了维斯特洛大陆,今天龙母丹妮莉丝同样是带着三条巨龙跨越狭海而来,是将会继续重蹈覆辙,还是打破历史的车轮?

如果剑与魔法是中世纪的传说,那么龙就是血统的力量,纵观整个故事都可以看到它无处不在的影响。天生高贵的血统,有仿佛巨龙一样的威慑力,可以一呼百应,生而为王,贫贱的血统永远卑微并被统治。

但现在,科技的巨弩出现,让普通人都拥有了狙杀巨龙的力量。这是否意味着将会是庶民的胜利?魔法的复苏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巨龙是否都将会被科技杀死,代表神话的破灭?最终的结局是否意味着魔法的中世纪结束,科学的文艺复兴时代到来?

铁王座究竟是什么?Everythingandnothing!它就像是中国传说中的传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有着至高无上的价值,但同时本身也只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旦失去象征意义,也许将会“一文不值”。300年前,伊耿·坦格利安一世用龙焰创造了铁王座,现在,游戏的获胜者会重新坐上王座?还是会用同样的方法摧毁铁王座,开始一场新的“权力的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文马丁老爷子曾经说过,《冰与火之歌》的写作大量参考了英国历史以及著名的玫瑰战争,就连维斯特洛大陆也是现实中英国地图的翻转。玫瑰战争中的双方主角,约克家族和史塔克家族,兰开斯特家族和兰尼斯特家族,相互之间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而且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有一个或几个历史原型,以及类似的人生经历。

这些造就了这部小说的真实性,任何一个读者们喜欢的“主角”都有可能毫无征兆的随时领盒饭。但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如果真能简单的从历史原型中猜到结局,那就和读英国通史无异,反而失去这部作品的魅力。

所以对比真实历史就像寻找这部作品的彩蛋一样有趣,如果奢望以此找到真相,恐怕又反而落入作者的陷阱之中。正如在玫瑰战争中,史塔克家族原型的约克家族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约克王朝。但是最终却是流亡法国,代表兰开斯特的亨利·都铎获得最终胜利,建立了都铎王朝,并通过迎娶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将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合二为一。但现在的剧情显然并非单纯的按此发展。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纠结于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深究英国历史的宏观发展意义,也许能为猜测最终的结局提供辅助参考。而纵观全剧,我认为有这么几段英国历史是不能被忽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格兰、苏格兰的千年史大不列颠群岛上人类活动的历史远比一般人相信的要早,早在公元前13世纪左右,就开始有来自欧洲大陆的伊比利亚人渡海来此定居。

再到公元前8世纪以后,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又开始不断地大规模迁移到大不列颠群岛,随着他们的到来,铁器、耕犁,甚至货币也被带到了岛上,原始的社会结构在岛上开始形成。

公元前54年,罗马皇帝凯撒两度入侵大不列颠,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却一直没有放弃。终于在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征服大不列颠,使其成为帝国的行省之一。

但是原住民凯尔特人显然并不愿意成为伟大的罗马公民,因此反抗从未停止过,这导致罗马帝国在岛上常驻有四个军团的兵力。公元117年,整个西班牙第九军团在镇压北部一次凯尔特人起义的过程中神秘消失。此事甚至惊动了当时的罗马皇帝哈德良,其于公元122年亲至不列颠巡查。

哈德良在视察前线后,决定修筑了一条117.5公里的长城作为边境,以阻挡凯尔特人,并放弃大不列颠北部的领地,即今天的苏格兰地区。在哈德良去世后,继位的安东尼又将边境向北推进160公里,并重新修建了一条安东尼长城。

可是在凯尔特人的不断进攻下,安东尼长城于164年被放弃,哈德良长城又重新成为了“野人”和文明社会的分界线。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公元407年,罗马军团撤出大不列颠,并从此再未回到岛上。但是经过四百年的统治,大不列颠已经分化成了哈德良以南的罗马化大不列颠人,以及他们那些依然居住在北方,被视为“野人”的同胞们。双方此后依然战斗不断,这便是现今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双方的战争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公元450年左右,他们迎来了共同的敌人——从欧洲大陆泛海而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外部的压力使他们团结在了一起,英格兰神话中的英雄“亚瑟王”便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可是,就算英雄也依然无法阻挡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进攻,在经过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斗争后,在大不列颠的中南部,形成了七大盎格鲁-撒克逊王国,他们分别是:诺森布里亚、默西亚、东盎格利亚、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和肯特。

凯尔特人与七国之间,七国相互之间又经历数百年争斗,期间还遭遇到了了丹麦人(维京海盗)的入侵,逐渐七国中位于南方的威塞克斯强大了起来,并驱逐了丹麦人势力。最终威塞克斯国王埃德加于973年,在巴斯加冕为王,成为了统一的英格兰国王。

而那些不愿意臣服于盎格鲁-撒克逊的原著民,一部分向西部、西南部撤退,他们形成了今天的威尔士人和康沃尔人。而另一部分向北部后退,来到哈德良长城以北地区,与当地的皮克特(有人为是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等其他原住民结合,成为了现在的苏格兰人。

公元847年,最大苏格兰部落的首领肯尼思·麦克阿尔宾在斯康石上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不过当时的苏格兰依然近似于部落联盟的形式。到1018年,苏格兰击败并夺取了诺森布里亚王国,使得今天的苏格兰和英格兰大抵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到达1066年,英王忏悔者爱德华去世无嗣,威塞克斯伯爵哈罗德被推选为英王,但爱德华的远方表亲诺曼底公爵威廉,也以爱德华曾经面许为由,主张自己的王位继承权。最终于当年九月,集结法国贵族入侵英格兰,并于黑斯廷斯之战中击败哈罗德,成为英国国王,建立诺曼王朝,标志着英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随后,征服者威廉又在1072率军入侵苏格兰,并一路势如破竹,迫使苏格兰臣服。但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广袤的荒僻沼泽阻隔,而当时的苏格兰贫穷难驯,所以英格兰选择采用联姻和操控继承人的方式来间接的统治苏格兰,如此持续了两百年左右。

可随着苏格兰王亚历山大三世和他年轻女儿的死,空悬王位使得苏格兰的实权贵族们纷纷开始逐鹿问鼎。这些苏格兰的大贵族们有很多又同时是英格兰的贵族,在英格兰掌握有大量的土地,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决定引入当时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作为仲裁,实际希望借助他的力量使自己成为新的苏格兰王。

想不到此举却是引狼入室,爱德华一世借机宣布自己为苏格兰宗主,并不断加强英格兰的实际影响和控制力,反客为主的成为了苏格兰的实际统治者。但随后而来的横征暴敛,很快引起了苏格兰民众的不满,在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的带领下,起义军迅速壮大,并在斯特灵桥击败英格兰大军。华莱士也因此被推选为苏格兰护国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斯特灵桥的胜利,引来了爱德华一世的亲征,华莱士也因为叛徒的出卖被擒,送到伦敦残忍杀害。不过华莱士的死反而激励了苏格兰人,苏格兰贵族罗伯特·布鲁斯借此为契机,成为苏格兰独立运动新的领导者,并被公推为新苏格兰国王。

1314年,布鲁斯在班诺克本大败英格兰军队,苏格兰获得实际独立。1320年,苏格兰的地位被罗马教皇认可,1328年,罗伯特与英王爱德华三世签订协议,国家地位得到承认,并与爱德华三世的妹妹联姻。

不过,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相反只是一个开始,此后数百年间,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一直各怀鬼胎,分分合合。虽然世代联姻,双方又无时无刻不想吞并对方。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1603年,“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却没有留下子嗣,其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一世的长子,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反而从血统上成为英格兰王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因此得以入继大统,成为了苏格兰和英格兰共同的国王。

延续至今,很多人甚至已经忘记了苏格兰和英格兰实际是两个独立的王国,只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国王而联合在一起。2014年,400万苏格兰人曾举行是否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公投,最后结果为继续留在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形成,到他们之间的千年恩怨,几乎就是维斯特洛大陆历史的翻版。如果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

先民:凯尔特人;安达尔人:盎格鲁-撒克逊人;铁民:维京海盗;野人:包括部分凯尔特人在内的未臣服的自由原住民(爱尔兰、威尔士及苏格兰人);北境人:罗马化的苏格兰人。

七大王国:诺森布里亚(后将其吞并的苏格兰)—史塔克的北境、默西亚—徒利的河间地、东盎格利亚—艾林的谷地、埃塞克斯—拜拉席恩的风暴地、苏塞克斯—提利尔的河湾地、威塞克斯—兰尼斯特的西境、肯特—马泰尔的多恩;

伊耿·坦格利安:征服者威廉一世;坦格利安王朝:诺曼王朝;

瓦雷利亚:罗马帝国;高等瓦雷利亚语:古典拉丁语;低等瓦雷利亚语:通俗拉丁语。

旧神:德鲁伊教;鱼梁木:橡树;易形者:德鲁伊;

七神教:有希腊神话影子的中世纪天主教;红神: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祆教);

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原著书名《冰与火之歌》以及剧集的发展更可以看出,历史核心其实是始终围绕着北境史塔克家族和坦格利安家族,即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的千年恩怨展开的。

故事的细节可能有很多戏剧化的改编和处理,但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终依然会和真实的历史走势一样,由一个同时拥有两者血脉的继承者成为先民与安达尔人共同的王。

也就是说剧中最符合条件的琼恩·雪诺(伊耿·坦格利安六世)最终将会如詹姆斯六世一样,成为统一的维斯特洛之王。而在詹姆斯六世继位之前,真实的英国历史中同样经历了两位女王。

一位是玛丽一世,她在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六世死后,发动政变废黜了继任才十三天的简·格雷,并将其囚禁。在将年仅十六岁的简·格雷秘密处死后,玛丽一世加冕为英格兰女王,并推翻了其父亲支持的新教,重新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为此,她下令烧死了300名反对者,因为获得了“血腥玛丽”的称号。

玛丽一世在位五年,其丈夫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虽然有过两次假孕的现象,却始终没有诞下任何子女。是否非常像瑟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58年11月17日,玛丽一世去世,由其同父异母的妹妹,亨利八世唯一尚存的子女,英格兰及爱尔兰女王,法国名义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其在位期间,英国成为欧洲强国,国势达到了巅峰,被称为“黄金时期”。但是伊丽莎白女王一生未嫁,被人称为“童贞女王”,因此在其死后,英格兰王室直系可以说是断绝了,因此她的外甥,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成为了第一顺位继承人。

如果故事也是如此发展,那么在琼恩·雪诺或者叫伊耿·坦格利安六世坐上铁王座之前,维斯特洛大陆可能会经历另一位女王长久而强盛的统治。即使从改编考虑,其结果更应该以三种形式展开:

一、琼恩·雪诺与丹妮莉丝作为最后两位坦格利安,以家族的传统结为夫妻,共同成为维斯特洛的王,同时琼恩作为北境守护甚至是塞外之王,真正统一维斯特洛大陆。同时以两人的后代开启另一个纪元。

二、丹妮莉丝孤独得成为维斯特洛女王,且终生未嫁。而琼恩放弃王位争夺成为北境守护,但在龙母未来死后且没有留下子嗣的情况下,他或他的后代以第一顺位继承王位。

三、不满足于权利被分享,丹妮莉丝和琼恩展开新的一轮权力的游戏。作为旧时代的象征,丹妮莉丝被推翻,由琼恩继位为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从电视剧的最新剧集来说,龙母和琼恩之间的权利斗争好像不可避免,如果真是这样,以最后仅有的两集塞入如此多的内容,结尾崩坏已经可以提前预定。所以我相信编剧正是发现了这点,在最近两季中,非常不合理的拼命削弱龙母方的力量,其目的恐怕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外部压力,或者干脆让瑟曦来解决这个问题,强行安排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ps:脱离原著小说的剧情已经开始为了死人而死人了!)

所以,前面提到的三个结局可能更加的现实,但是从电视剧编剧的尿性来说,最后两集如果不落入俗套,那么就只能是一个让绝大多数的权迷无法接受的剧情。而作为一个追了八年的老权迷来说,我只能希望我的猜测是错误的。

而回到文章的标题,我曾提到铁王座有可能会被毁掉,这并非是标题党,而是涉及到一段英国最重要的历史,我将在下篇中和大家继续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