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宋史的朋友,都会对岳飞这个民族英雄充满敬意。也会对当时皇帝宋高宗赵构,充满愤怒。人们都说,赵构怕岳飞真的杀到北方,迎回二圣,那他就做不成皇帝了。所以把岳飞杀掉,稳定自己的皇位。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实经不起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金人杀的大败以后,赵构仓皇南逃,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是失掉了民心。如果想要得到民心,必然要做出让百姓为之振奋的事情,那么迎回二圣这件事,必然是有助于自己的名声的。更何况,迎回二圣这句话,在当时已经成了政治宣传的口号,每一个抗金将领,都为之而浴血拼杀。

在宋徽宗死在了五国城以后,岳飞也不再提起迎回二圣的口号了,称呼徽宗钦宗为天眷。从这可以看出,岳飞的对于政治风向非常敏感,不会说出统治者不喜欢听到的话,也不会做统治者不想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点在岳飞的奏折中也有所体现: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以归故园,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之忧,臣之志愿毕矣。岳飞说迎回天眷回归故园,便是体现了二圣不会对赵构的王位造成威胁。

当了皇帝的赵构,却始终没有子嗣,他又不想立别人为皇位继承人。金国就有了想法。金国只承认宋钦宗是真正的皇帝,留着宋钦宗对赵构是最大的威胁。于是金兀术就有了计策,史书记载,吾分付汝等,切宜谨守,勿忘吾戒。如宋兵势盛敌强,择用兵马破之。若制御所不能,向与国朝计议择用智臣为辅,遣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其礼无有弟与兄争。如尚悖心,可辅天水郡王,并力破敌一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宋大军北伐之时,金军队如果打不过,就把宋钦宗送回汴京,让宋徽宗称帝。而宋徽宗已经被金人封了天水郡公,让宋徽宗称帝,赵构没有理由和宋徽宗开战,两军交战,不兴无名之师。假如赵构还不言和,就帮助宋徽宗,合力攻伐赵构。

由此可见,宋徽宗在金人手里,是对赵构不利的。倘若金人送徽宗回来,赵构就是不得不退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岳飞如果真的能够迎回二圣,那他们的下场肯定不会多好,极大的可能是在路上病死。这个病死并不是真正的病死,千里路途,帝王想暗杀一个人,是何其的容易。就算赵构心软,不会杀掉他们,也会将他们软禁一生。反正是不会对皇位造成威胁。

综上来看,迎回二圣,不光能赢得百姓爱戴,顺应民心,反而更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赵构绝对是乐意的。而岳飞因迎回二圣才会被杀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