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在统一了六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设立了很多制度。比如说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此外秦朝还确立了军衔制度,并修筑了长达上千里的“直道”用来输送兵马,这相当于那个时候的“高速公路”。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修建于两千多年前的道路现在依然清晰可见,大路上甚至还都不长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2年秦直道就已经开始修建,从林光宫一直到达九原郡,途径现如今的陕西、甘肃和内蒙古等省区。秦始皇修建直道有着军事上的考虑,北方的匈奴对中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有了秦直道并能快速的输送兵马和粮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0年,他就开始下令修建直通全国各地的道路交通系统,这就是“秦驰道”。他以秦朝的首都咸阳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其中最著名的就有九条,这些道路东到渤海之滨,南抵百越之地,西达如今的甘肃一带,北至长城,堪称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事实上战国时期秦国就控制了川蜀一带,为了加强对那里的统治,便开始在崇山峻岭之间修建栈道,这也是秦驰道的一部分。在其它地区修建的道路也都有着严格的标准,此前秦国颁布法律规定“车同轨”,秦驰道的宽度和车轨的宽度是一致的。现如今咱们很难相信当年的秦朝是如何修建上千公里的秦驰道的,后世的很多朝代也都沿用这些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秦朝修建的秦直道,因为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在威胁中原王朝,因此秦直道从秦朝修建,一直到隋唐时期都在使用。宋朝之后秦直道逐渐被荒废,但是今天咱们看到的秦直道遗址却依旧很清晰,尤其是在周边荒草的映衬下。为啥周边早已荒草丛生,秦直道却寸草不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秦直道当初在修建的时候就很讲究,他们使用的土都是所谓的“熟土”,就是把修筑路面的土全都炒熟或者用火烧焦,这样不仅能够使路面更加结实,还能防止长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们经常走秦直道,经过两千多年的风水雨打,秦直道有些地方抵御不了侵蚀,渐渐损毁了,那些保存完好的恰恰是人们经常行走的道路,从秦直道的遗址也能看出当年它的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