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西汉有着两大名将,名别是飞将军李广,以及“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李广与霍去病的战绩大有不同,李广败多胜少,以至于一辈子都没有封侯。而霍去病,逢战必胜,赐爵封侯,甚至当上了大司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李广对士兵非常好,士兵没有水喝,自己也就不喝水。士兵没有东西吃,他也不吃东西。可以说是爱兵如子,无论什么事情,都是先想到士兵,再想到自己。于是士兵们都很愿意跟随李广打仗。

除此之外,李广对部队不严格,士兵们都很随意,人人都感到便利。据史记记载: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意思就是士兵们都很乐意跟随李广将军,并且愿意为他战死。由于李广对士兵没有那么严苛,也没有繁文缛节,这极大的鼓舞了将士们的斗志,因此李广的军队,战斗力极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记记载,李广在右北平,匈奴听说以后,赶紧避开,不敢进入。由此可见,匈奴十分惧怕李广。那么霍去病又是怎样呢?霍去病数次深入大漠,大破匈奴,攻必取战必胜。在军事指挥上,霍去病是当之无愧的天才。然而,他却不能够体恤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去病在少年之时,就陪伴在皇帝左右,因此不懂得体恤最下层的士兵的疾苦。他出兵打仗以后,皇帝给了他很多食物,等到得胜归来,尽管士兵们都没吃饱饭,但是许多食物还是被他丢弃了。

此外,士兵们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霍去病还玩起了踢球游戏。这些事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都有所记载。李广对待士兵这么好,士兵吃不饱,自己也不吃。但是却经常打败仗。而经常让士兵填不饱肚子的霍去病,却总能取得胜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汉文帝就说他生不逢时,如果你能生在高祖刘邦的时代,肯定能封个万户侯。除此之外,李广的打法也有问题,他喜欢打防守,而不喜欢主动进攻,也不善于打突袭战。被动防守,我在明,敌在暗,自然胜率不高。

霍去病却生在了一个好时代,不仅靠着卫青早早的成为了将领,而且可以集全国之力,获得最精锐的部队,最优良的装甲。有了这些外界的客观条件,再加上他天才般的军事能力,成就了他封狼居胥的万世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