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反清政权,虽历时只有14年,但影响非同小可。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且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而且军队规模之宏大史无前例,军事实力之强大令人畏惧。然而这场伟大的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与它领袖集团里的明争暗斗直接挂钩。而杨秀清则是这场内斗的核心人物之一。他骄而傲下,狂而犯上。他目空无人,飞扬跋扈。可有一个人他不敢妄为,那就是石达开。然而石达开权位不及洪秀全与韦昌辉,为何杨秀清只对他有所顾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石达开文韬武略,令人佩服。不论是打仗还是治理,亦或是外交,他都处理的尽善尽美,连曾国藩都称他为“诸贼之冠”。在和清朝的战役中他锐不可当,战果累累,以至于清军每每得知是他出征,都避而逃之。皖南民情顽悍,不满太平宗法之制。洪秀全派他前去处理,他以诚待民,立乡绅为官,监督百姓造粮册;抓盗贼,严军纪;设口岸,征舟税;打压豪强,救济贫民。在与洋人外交之时,他据理力争,强硬不屈,拒绝清政府与洋人签订的任何条约。当时太平天国初建,清政府硬实力还在,很多棘手问题都还得倚仗石达开来摆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石达开见义勇为,深得民心。民间传言“翼王达开到宣州,穷苦百姓有出头。打倒州官清血债,穷人个个把翼王拜。”可见石达开是众望所归。如果杨秀清无故杖责石达开必然遭到世人的唾弃。

另外石达开对杨秀清的威胁不大。他为人低调,没有野心,平日与人相处谨小慎微,审时度势。常年在外征战,不参与宫中之事。而且杨秀清一直以来就想拉拢石达开,以对付洪秀全和韦昌辉。所以他不会随意地得罪石达开。

除此杨秀清可以欺负洪秀全和韦昌辉也有猫腻。起初洪秀全十分信任杨秀清。不仅把军中大权交给他,定都后深居内宫,还将天朝之事一概交给他处理。杨秀清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渐渐地他开始不满足于此,不断膨胀,动辄就以“代天父传言”,在势力范围内胡作非为。洪秀全身为一朝之主,为了维护“天父天兄”的权威,迫不得已谓杨秀清“攻大酬轻,万岁之称就宜顺天应人。”杨秀清竟坦然接之,越发肆无忌惮。

他对韦昌辉更是毫不顾忌,大力打击。然而韦昌辉却对他阿谀奉承,每每遇到他都显现出恭敬侍奉之意。韦昌辉的亲哥哥与杨秀清的妾兄争夺房产之时,韦昌辉怕开罪于杨秀清竟将自己的哥哥五马分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韦昌辉乃狠人也。不过这一切都只是苦肉计。为了麻痹杨秀清,他俩忍辱负重。因为杨秀清手握军权,还有“天父附身”的特殊身份,他俩只能出此下策——一味地退让使杨秀清膨胀至迷失自我,最终引得众人不满。这样再找他算账也就名正言顺了。这么看来,明面上石达开看起来更难对付,可实际上真正能将杨秀清推向深渊的是甘受欺负的洪秀全与韦昌辉。所以看起来弱的不一定真弱。他可能比明面的强者更具有毁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