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话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句出自马云2014年的经典语录曾让整个银行业为之一震。

不得不说,当年蚂蚁金服的出现,确实在很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现金支取和消费购物的习惯。银行的不少业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冲击与挑战,如今五年过去了,银行业是否真的因此改变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多少有些令人遗憾,从国内各上市公司披露的2018年财报看,银行依然是不折不扣的“赚钱王”,尤其是国有性大行。这在某机构汇总的去年“十大最高净利润公司”排名中一目了然。

从表单可见,前十名中,银行占据了七个席位,工、建、农、中四大国有银行更是霸榜前四,且净利润额与其他公司拉开一个档次以上。

除了中国银行没有冲进2000亿大关外,前三的工、建、农行均迈入“两千亿元俱乐部”。而有“宇宙行”之称的工商银行更是直飚3000亿关口,大有自己独一档之势。

再看四大行的净利润总额,高达9352亿之多。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第5~10名净利润总和(4412亿元)的两倍还多。

再直观一点地说,四大行去年赚的钱几乎等于15个中石化的全年净利润(631亿元)。而有“A股股王”之称的贵州茅台,去年净利润达到352亿元,但四大行是其26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算一算各行每天的赚钱数,就更容易理解银行盈利能力的强悍了。年赚2977亿元的工商银行,日赚超过8亿元;排名第二的建设银行,日赚接近7个亿;农业银行日均纯利达到5.5亿元以上;中国银行日赚能力也接近5个亿的水平。

以上无论哪一家都足以秒杀一众企业,要知道大部分公司的全年营收尚且达不到这个水平,何况是每日的净利润额。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正在放缓,GDP增速下降了0.4%左右,不少行业、企业都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中挣扎求转型。银行究竟是靠什么得以在如此环境中继续“稳赚”呢?

首先,众所周知通过吸存放贷赚取利息差是银行获得收益的重要方式。目前,虽说我国经济增速下调,但市场对于贷款的需求却有增无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近年来房贷、车贷等业务体量巨大,四大行占据了市场80%的份额,各家银行的贷款余额又均在5万亿以上,仅凭巨额息差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加上我国又有“基建狂魔”的美誉,各类大型基建项目纷纷上马,还有一带一路项目、京津冀一体化项目、长江经济带项目等等,很多都有使用到大宗贷款。银行又一贯是国有、民营“通吃”,自然发展得欣欣向荣了。

但是,这对于市场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小微企业而言,毕竟银行们获得的高额利润其实就是企业的融资成本。

国家一直提倡鼓励实体经济发展,但如何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是其中一项重要议题,或许银行可以也应该充当更重要的角色了!

(注: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