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不到一个月,芒种就要到了,一般来说老家的小麦芒种就会陆陆续续就要收割了。现在,走出去的你是否还能记起,老家从前的那段麦收时光。

以前,真的是车马很慢,家家户户有头牛,或者驴马,一辆牛拉车。到了收获的季节真的劳累,但是,累并快乐着,看着那收获的粒粒饱满小麦,一年的口粮,还有花销都有着落了,心底总是有种别样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父亲说过,收割小麦就像虎口夺麦,因为这个季节偶会有冰雹,如果麦子熟了还没有收,那个产量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那个时候,早上早早去割麦子,晚上还要用铡刀铡麦子,中午还要晾晒,几乎没有一刻闲下来的功夫。

民以食为天,一个农民,最大的幸福就是收获。麦子从一开始施底肥,播种,打药除杂草,还有防止病虫害,浇水,到最后的收获,就是等这一刻,能有个丰收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车马很慢的年代,最早用手拔麦子,可以想象那种情景,在烈日炎炎下。后来,镰刀割麦子,麦根用头一点点再清除,然后用小拉车运回家,经过好几道工序,才会收获小麦。

那时候,早晨去地里割麦子到饭时,一般不回家。家里的母亲给做好饭,送到地里,在地头吃一点,喝点水简单的休息一下,就会继续劳动,送的咸菜有中,很大众化的咸鸡蛋相信很多人都有吃过,那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咸菜,一个咸鸡蛋一个馒头就吃得津津有味。我记得叔叔当兵带回来的水壶那种绿色的盛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家那个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去看看,有句话麦熟一晌午,今天看能还有欠,明天经过一中午的风吹晾晒,可能就需要收了。

家乡是鲁北平原一个小村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可是那里留存着我曾经的永远的少年,甚至那个时候有些苦累的劳作都变成甜美的记忆了。家乡的一草一木,曾经古朴的村落,总会在一些特定的时节,打开记忆的闸门,一任那些回忆倾泻而来,让自己沉浸在其中,只想短暂的将自己融入那个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收即将来临的时候,父亲就会在集市上买上几把镰刀,磨得快快的,然后买上几顶草帽,这或许就是最基本的设备了。那个时候心里很矛盾,希望凉快一点干活,可是又希望天气炎热一点,因为麦子好赛干了,入仓。尽管热浪滚滚人们还是洋溢着笑容,在努力收获小麦,收获着希望。

还有一点,那个时候割麦子的时候,还偶有小兔子,甚至还能逮到小兔子回家养着,而现在几乎见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基本上一般家庭能适当的干活的少年,都没有闲着的,割麦子,翻场晒麦子,最后扬场将麦子和麦糠分离,最后晾晒干,都需要人力,无论老人小孩都是力所能及的做一点农活,那个氛围之下小孩一定会懂得粒粒皆辛苦的不易。还有的老人小孩有的会在收获完的麦田,或者路上捡拾丢掉的麦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因为天气炎热,大都早上就着凉快会带一壶水,那水在那个炎热的时候是那样的甘甜。偶有走街串巷的带个泡沫箱子,吆喝的买冰棍的,五分一毛的冰棍要来那么两根,就是一种特别的幸福感,那种惬意与舒适即便现在再高级的雪糕,也不复当年那几分钱的味道了。哪或者是一种童年少年的回忆,里面蕴含太多无法忘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有一年父亲因为帮别人弄火炕,伤着手了。没法割麦子,我们把麦子收回来,要在场院里看麦子,早上父亲一定是起得很早,他用没有受伤的手,弄得那个油饼,招呼我和弟弟妹妹起来割麦子,我和弟弟在有麦子的场院看麦子,他那天早上那个轻轻的声音,不住地为什么现在想来竟然有想流泪的感觉。岁月真是无情,那个时候记得垛麦秸垛,父亲用叉杆要我踩着上去在上面把那个踩匀一点,可是现在父亲离了拐棍不行了。无情的岁月将什么偷走了,那些只能是回忆了平添几多感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之河顺流而下,现在的社会科技发达,基本上机械化生产了,以前的一切已成为历史不复再现,但是那些点滴的过往,现在想来甚至有点愚笨的日子,将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在奔流不息的生命长河中,成为我们永远不可抹去的一段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