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历史,一个伟大的人物,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受难,或者两个都在受难。苏轼给我们的印象很乐天,很豁达,那是他用有趣的灵魂去对冲身体的苦难,硬把悲情的人生经历活成了段子。有比较,才知道陆游比苏轼惨的多,他的身体和灵魂都很苦,苏轼经常被贬职下狱的人都没有他苦。苦到什么程度?就说科举吧。陆游考了很多次,很多次都不行,总体上看,不是能力不行,是运气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廷突然改变考试范围,从诗赋转向经术,就是他父亲在“不恰当”的时候去世,使得他准备了四五年无法应试。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他考了个头名。倒霉的是,秦桧的孙子也参加了那场考试,还发誓要拿头名。然后,复试的时候就没陆游什么事了。踏上仕途后,陆游大半生也是被闲置的。

官做不大也就罢了,还动不动获罪,陆游时不时被弹劾,经常被炒鱿鱼。朝廷不给他机会上前线抗金,那他就谏言让有能力的人领兵出征。结果,他的官职直接被撸掉,罪名有不臣之心。人一倒霉,喝水都能塞牙,多喝两口都会丢官。五十四岁那年,陆游刚被重新起用没多久,有大臣举报他工作期间爱喝酒、态度不积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游应该是借酒消愁,但这次又被卷铺盖打发回家了,让他喝个够。人生稍微得意的时光,陆游也不是没有,只是短暂到可以忽略。很多人的人生经历是起起落落,呈波浪曲线,而陆游的人生是,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就差掉入万丈深渊了。陆游最美好的职业经历,是被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到南郑去做幕僚。

这次经历了陆游一生中唯一一次军旅生涯。但仅仅几个月,王炎被弄走后,陆游无奈出走。铁马金戈化成了一首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过剑门。陆游是一个被诗人耽误的将军,他的理想是做将军,像民族英雄岳飞那样,可生活非把他逼成了一个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那些“铁马秋风大散关”的生活只有在梦中做做,在酒里找寻了。幸运的人千篇一律,不幸的人万里挑一,陆游为什么就这么苦呢?这里面有个性的因素。性格决定命运,比如苏轼,他的人生弹性很大,生活的拳头打在他身上,就跟打在美味的东坡肉上面一样,美味可口。而陆游不一样,他总体上是一个严肃认真、苦大仇深的人。

陆游难得写一写爱情诗,也是苦得很。生活给他一拳,就像打在铁上,彼此都很疼。其实作者认为是时代的因素,陆游所处的时代,南宋存亡的紧张感,是苏轼那个北宋年代的人无法体会的。中原正统与偏安一隅的强烈落差,无疑会反映到每个人的心性中。只要是一个家国观念强烈的人,肯定会感到苦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终其一生,随者家国的沉沦,这种苦痛不仅无法解脱,还会持续加剧。一个有大局观的人,他倒是想豁达,问题是豁达的了吗?不心塞至死,就算豁达了。陆游活到了八十四岁,他一生熬死了多少仇人,就是等不来南宋的崛起。人家都说他,长命而短运,倒霉到家了。

瞅瞅陆游去世前给儿子的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有些人的苦难是没得选,有些人则是出于信念,作者觉得陆游属于后者。陆游明明可以选择更舒服的活法,但他不愿,更不屑。南宋的朝廷,有主战派和主和派之分,主战的声音大,但多数时候主和的权势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陆游心里有过一丝投机的念头,他的仕途肯定会完全改变,会变得一帆风顺、平步青云。比如,秦桧权势最炽热的时候,跟随他的主和派,官职升迁的机会就会大得多。陆游有一个老同事,就因为弹劾过二十多位主战派,被宋高宗赵构连连升官,做到了谏议大夫。

这无疑也是一种活法,却是陆游最不屑的活法。秦桧当年在关键时刻排挤、打击陆游,不仅仅是要为孙子争个状元。其实最主要原因是在于陆游是个坚定的主战派,与秦桧的观点相左。明知与权相的意思相左,仍然高声表达出来,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呢?陆游就是这样真实的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陆游再渴望做官获得重用,实践他的收复故土的理念,他也不能背叛或出卖他的根本立场。日常生活中,陆游的人缘倒是很不错,这得益于他为人的宽厚。秦桧死后后,秦家后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包括夺了陆游状元的秦埙,生活一度也很潦倒。陆游有次路过南京,专门去看望秦埙,并不记恨当年仇。但陆游始终有一条底线,不拿原则换权位,用现在的话说,油腻的事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