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会联想到厚黑学、伪命题,其实不然,今天我们要阐述的观点是有社会心理学依据的。首先,健康的人际关系是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关键,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我们有了更强的社会融入感。生活中,很多人看上去很大度,对待身边的人很好,但他们的人缘却很一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有心理学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真正大度的人,普遍没有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真正大度的人的性格,更接近于老好人。老好人,对于每个人的要求都尽量会做到有求必应,所以就人的惯性而言,很多人都觉得她的付出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等有一天他做的不好,或者是做不到的时候,对方就会把他过去的所有功劳全都抹掉并变成埋怨,从此以后,离她越来越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过于中立,大度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们对身边的人包容且理解,在面对激烈的争锋时,他们往往会选择中立,因为他们不喜欢参与冲突。所以,在遇到重大选择需要寻求意见时,人们一般不会询问这些大度的人,因为他们总是保持中立的,也就很难给出客观、真实的评论。中庸之道和中立是不同的概念,我们不能混为一谈,大度的人经常保持中立态度,导致他们很容易在一些重大决策上被朋友孤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进化心理学解释,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是具有生物适应性功能的。例如,当我们从光亮处进入一间昏暗的屋子时。最开始,我们眼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眼睛逐渐适应了新的光线强度,周围的一些大致轮廓逐渐呈现在我们的眼睛中,让我们能够看清周围的环境。同理,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也具有这种适应性功能。当别人对我们好,我们会觉得开心、满足。然而,如果对方一直对我们好,我们就会习惯他的好,觉得这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并没有什么好感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过于忍耐:大度的人往往最擅长忍耐,他们对别人总是表达了极大的宽容心。可是这并不是一个优点,虽然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忍耐是一种美德,可是,时间一长我们会模糊忍耐的界限,校园霸凌的对象往往就是那些过于忍耐的人。美国著名心理医生派克曾说过:“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要想人生顺遂,我们一定要学会生气。”我们不应该让忍耐成为别人伤害我们的武器。做坏事的人,不会因为对方的忍耐而心怀慈悲,那些欺负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忍耐而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