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向野》:练明乔,一个人,一辆摩托车,一百六十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骑摩托车,从北京到成都,再绕道新疆出境,经由蒙古去往科隆,最后到达伊斯坦布尔,只为了一次突然兴起的约定,停止于爱情的约定。这样一路,我却被永远留驻在其中一处,是藏在蒙古国西三省高纬度罕区后,那个叫阿尔泰山的地方。 隆冬之下,阿尔泰有着永不散去的迷雾。那些属于我们的、在他人看来无足轻重的想不通、放不下、寻不到,何尝不是以这样的形式,吐露给茫然天地,将曾有的视线与触觉,幻化为无形,藏进迷雾,终日不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扉页上印着两排小字:致孤独不死的灵魂,推开世界大门的少年。谁是不死的灵魂?谁是推开世界大门的少年?是大风向野里的角色?今天的年轻人?不,都不是。一开始,我不太能接受一个打着摩托车穿越欧亚大陆的故事,对我关心的穿越几乎只字不提,更不理解这个人怎么又开始扯奶奶,讲母亲了,关我什么事?我想看的是你怎么骑摩托车车去欧洲的。看完后,才恍然大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练明乔看似讲的是一个女孩在公路上,在一趟传奇的旅途中出逃,探索在自我心灵回归的故事,但真正讲的,是一个心里没定的族群,漂浮无根,不能着地的故事。这个族群指的是一开头的童养媳、外出打工人员、留守儿童吗?也都不是。我看到的这个族群,不是哪一个阶级,或者哪一场浪潮中的任何人,而是一种“美育”教育失败的总和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练明乔把三代人的三场逃亡,分别用求食之路,求金之路,和新的逃亡来代替。为什么一个冒险故事一定要提到奶奶和母亲?为什么前面两场逃亡都有明确的名字和目标,而第三场逃亡却含糊不清?能把这第三场逃亡看清楚,大风向野就看明白了。也就晓得了,这大风向野,到底是一首向谁致敬的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人很容易因自己获得的一项殊荣而夸大他在其他方面的作为,但练明乔是清醒的。“比起试探自己的体能极限,或者去自然的逆境中承受磨练,一个人想要坦然承认自己过往的虚妄,甚至将自己的匮乏暴露出来,才是真正难走的路。”一个在寻找答案的人最受不了等待,他们急于“上路”。生命中的至亲、爱人,每一位落入心底的人都是镜子,每一面镜子下都藏有一个谜底。随着骑行地理位置的移动,一路前行一路审视,走得越远,距离“来路”越近。旧有的偏移逐个归了位,这些谜底也被一一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我还是想说那场冒险,它实在太酷了。我们多数人都会陷入人生的那些真实存在或者因心魔而生的困局,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走出来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利自由,但她做到了,她用了最特别的方式出逃,或者说是打破。说起来,我几年前听说这一壮举的时候,钦佩之余更觉得疯狂,要知道,在现今的世途里,疯狂是极为珍贵的特质。所以不管这场荒野放逐最初的诱因是什么,她有没有在风里追寻到她渴求的答案,这场出走本身就值得被颂赞,阿乔是位勇士,这毫无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百六十九天,三万公里,她孤身一人,抵达了目的地伊斯坦布尔。身边没有任何人。这是场孤独的远行,越身处空旷的原野,就越要直面内心:有关孤单的童年回忆,亲人的爱与伤害,无法选择的出身,不由分说的爱情和避无可避的命运。到达伊斯坦布尔的那天,恰逢一场马拉松赛事,练明乔远远地看着人们欢呼、奔跑,突然就想回家了。来时一百多天的路程,坐飞机返回只需要十三个小时,她将满身风雨地降落,然后勇敢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