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两伊战争打了足足八年时间,双方的损失都是极其的惨重,刚开始的时候,伊朗是弱势的一方,不过随着伊朗组织重兵展开反攻,战事则出现了转折。

伊拉克计划速战速决,想凭借出其不意的突袭击垮伊朗,可显然,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低估了伊朗的反战决心。1982年,伊朗的反攻已经正式打响,这一年他们连战连捷,收复了大量的失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83年,伊朗不光收复了所有失地,而且还反攻入伊拉克的境内,占领了伊拉克大量的国土,其中就包括法奥这样的南方重镇,胜利的天平已经一点点的在像伊朗这边倾斜。不过,伊朗虽然已经攻入了伊拉克的境内,并且还占据了很多城市,但是却始终无法拿下巴格达,双方至此开始僵持不下,又打起了消耗战,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选择停火。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就会提出疑问了,明明伊朗已经攻入了伊拉克的境内,占据着很大的优势,为何他们始终拿不下巴格达,获得不了战争最后的胜利呢?小编认为,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伊朗官兵的素质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当初伊朗革命爆发之后,他们的最高领袖就进行了一波大规模的清洗运动,不仅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且还导致一大批的人才流失,尤其是高级军事人才。如此一来,这才导致他们的军队整体表现不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缺乏相关经验。这次战争爆发之前,伊朗已经有半个多世纪都没有参加战争了,因此他们十分缺乏打现代化战争的经验。当时的伊朗,每组织一次战役,最短都需要花费数周的时间,有时候甚至需要数月的时间。这种僵化、迟缓的战斗模式,最终导致他们难以获得最终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三,伊朗还是低估了西方国家介入这才战争的程度。1982年,当伊朗进入占领反攻阶段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便开始加大对伊拉克的援助力度,他们不仅给伊拉克提供了大量资金,而且还有很多重武器以及伊朗军队的情报。

如此一来,自然是极大的加强了伊拉克的抵抗能力,而伊朗则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困境当中,他们能保住已经占领的地区,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更别提能继续扩大战果,拿下巴格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