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传来消息,著名的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离世而去。

许多人对这个名字可能感到陌生,贝聿铭是谁?这位102岁的老人离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感到惋惜?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的讨论?当这位老人离我们渐行渐远,我们应该怀念他带来的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聿铭是谁?贝聿铭先生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建筑师之一。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先生出生在中国广州,不久之后随家人来到香港。因为先生的父亲是中国银行的高级职员,所以每次父亲有工作上的调动,全家都要跟着搬家。在香港住了没多长时间,全家又再次搬到了上海。1935年贝聿铭前往美国学习,并且在几年之后的1940年从麻省理工学院拿到了建筑学学士的学位。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贝聿铭先生到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担任助教,在工作期间继续学习,并且在1946年获得了建筑学硕士的学位。不久之后,贝聿铭先生开启了自己的工作生涯,他开始奔波在美国境内各个地区参与到不同的建筑项目之中。1955年,贝聿铭先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

贝聿铭先生的建筑设计作品主要是以公共建筑和文教建筑为多数,他在设计过程中擅长使用钢筋混凝土,石头材料和玻璃的结合。1983年世界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颁奖的时候给先生非常高的赞誉,称贝聿铭先生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建筑艺术一般来说是指建筑师们遵循者美学规律运用建筑材料来搭建出空间,展示出独特的语言和价值情感。建筑系业内有些人总结出贝聿铭先生在做建筑设计师经常顾及到的三个特色点:第1个是建筑造型一定要与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不然进度会在环境中显得非常突兀。第2个是贝聿铭先生对于建筑内部空间的处理独具匠心。第3个是贝聿铭先生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也有独到的见解。也正是这3点构成了贝氏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建筑的本质是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和需要,为人类提供具有安全感的空间。但是当这种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对建筑艺术的需求就会上升到审美层面。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美学往往会依靠着高昂的造价采用纷繁复杂的装饰,华丽的建筑材料来展现美,但是这种“美”的成本是极度高昂的,不是一般人可承受的。所以问题就是普通大众就没有资格享受建筑艺术所带来的美感了吗?贝聿铭先生所致力的就是使用低成本材料使得建筑可以在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基础上采用最为简洁的设计和科学的架构展现出独特的简单的美感。像海湾石油公司的办公大楼位于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都是贝氏建筑的典型代表,简约而不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

作为一名华人,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巨大的宝库为贝聿铭先生提供了诸多的创作灵感的源泉。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一定是要具有前卫的科技感和高高在上的感觉吗?贝聿铭先生对于这一观点的答案是否定的。贝聿铭先生是建筑界所公认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但她却始终坚持着认为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拥有着尊重和敬畏。在贝聿铭先生的作品之中,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等多元的传统文化因素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贝林先生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是充分考虑到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和特点,采用了小巧精致的造型,装饰则利用灰顶白墙,借鉴苏州园林的格局分布,巧妙的将苏州的历史文化融入到了博物馆建筑之中,将苏州的人文情感融入其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博物馆)

同样的作品还有日本美秀美术馆,贝聿铭先生在做设计时,在入口处放上隧道、吊桥,让美术馆展现出一种幽深的神秘感,同时也是日本文化中空历时体验的展现。这也是笔者最喜欢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美秀美术馆隧道)

人类之所以为人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者不同于动物的审美标准,而这种审美实际上是达成自身情感的共鸣。人类的外在设计应该是情感传达的媒介,所以作为人类设计一部分的建筑也应该是传达情感的媒介之一。建筑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堆积,现代建筑也不应该是完全抛弃传统的科技感,同时吸收传统也不能是简单的对传统文化的复制和直接的拼凑。在贝聿铭先生的设计之中,现代战术与古典元素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与再生。这种建筑艺术作品才应该是未来建筑的最终目标和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生的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