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江浙”说的就是江苏和浙江。这样的说法是对的,也是错的。说它是对的,是因为从今天的维度来说,“江浙”一词确实是用来指称当前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的江苏和浙江。说它是错的,是因为从历史的维度来说,“江浙”一词和“江淮”一词类似,指的是长江和浙水之间的流域。其中的浙水,指的是发源于黄山(徽州),流经浙江西北部的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流域,包含其他支流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现在人们说到“江浙”,主要说的是江苏和浙江。很多人因此也认为,江苏和浙江很亲,自古以来就是亲戚关系。这话说的也没错,但也不那么对。江苏和浙江确实自古以来同属吴越文化圈,当然,苏北的徐州(古彭城)、连云港(古海州)的亚文化独成一体,更适宜归类到中原文化一带。所以今天徐州也在一门心思地打造淮海经济圈,拉的是连云港、山东枣庄、河南商丘以及皖北几个兄弟城市。

但就亲戚关系来说,苏南人会觉得浙北人更亲近一些,甚至比苏北人更加亲近一些。自古江南一带,都是从扬州开始,烟花三月下扬州,到姑苏(苏州)城外寒山寺,到秀州(嘉兴)江南画船如屋里,再到杭州暖风熏得游人醉。也难怪,大家都生活在长江和浙水之间的这片环太湖流域,吃的是一个湖里的鱼。

但“江浙”的区域不仅仅限制于长江和浙水之间的环太湖流域。如果沿江顺流而上,从杭嘉湖苏锡常的平原地带逐步进入到浙西、皖东的山区地带,那又是另一种发展风格。这块区域包含了今天的杭州西部(古严州)、黄山(古徽州)甚至西到江西景德镇、上饶婺源,也包括了南京往西的马鞍山、莱芜、宣城一带。

所以,历史上的“江浙”一词,自北向南,以长江浙水为界;自西向东,从黄山到东海。在“江浙”流域,大家都能听懂“你侬我侬”;南京也难怪会被戏称为“徽京”,不是因为南京不爱苏北,而是因为马鞍山、芜湖、滁州确实是老家人。当然,苏锡常一直认为自己才是正宗的苏南,南京、扬州、镇江一类都不算苏南,这主要归功于上海的崛起。

如此一来,便容易理解为什么说江苏是内斗大省。自北向南,江苏被分为江浙流域和江淮流域,人文风情大不相同。内斗大省的出现,那是有历史渊源、文化渊源和地理渊源的。而即使是在“江浙”内部,山区一带和平原一带也是风格迥异;太湖流域吃的都挺淡,山区吃的都挺辣;在严州(今杭州建德桐庐淳安)、婺州、衢州到处都是徽派建筑,受徽州文化影响较大,也难怪严州人今天还觉得和杭州有些格格不入。

虽然从历史和今天的角度去看,“江浙”一词的含义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放到今天,“江浙”地区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这里的人家比较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