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功绩上来说,当初丘吉尔不仅帮助英国避免了遭到法西斯的奴役,而且他当初面对德国那种强硬的态度,更是为盟军之中的其他国家,注入了一支强心针,这才为盟军后来的胜利埋下了伏笔。试想一下,如果当初英国也像法国一般,早早的就选择投降,那么即便是美国参战,二战最终的结果还真不好说。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说他是最伟大的一位英国人,这个称号也算是实至名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丘吉尔获得了后世的一致好评,认为他是英国历史上的伟大领袖。为何在二战之后的首相选举中,他却意外的落选,以巨大的票数差距,败给了党领袖艾德礼呢?按理说,如果没有他的存在,英国人就不可能获得二战的胜利,既然如此,民众们为何不选他来当首相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其原因,其实还是艾德礼的施政方案,更加符合当时英国人民的利益。那时候的英国,刚刚遭受到二战的摧残,此时正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之下,而艾德礼选择了更加符合英国人民利益的“欧洲复兴计划”。

他不仅开始建立国民医疗服务制度,而且还大力推行造福人民福利事业,不仅如此,他更是将英国国内的一些工业实行公有化,极大的改善了人民就业的问题。而他的这些措施,对于刚刚经历过战争的人民来说,无疑是最需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丘吉尔来说,单从战争的表现来说,他的确是无可挑剔,他在外交和军事上那都是一把好手。只可惜,正是他这种强硬的态度,并不能为战后的英国带来任何的改变,也就是说,他无法改善英国民众的生活水平。

对于英国民众来说,如果是在战争时期,食不果腹他们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灾难,能活着已经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战争已经打赢了,他们还要继续饿肚子的话,这就无法继续容忍了,因此他们才会选择可以帮助他们改变现状的艾德礼当首相,而不是带领他们获得战争胜利的丘吉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丘吉尔之所以会落选,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始终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世界的舞台之上,却忽略了民众们的根本需求,能打仗是没错,但是却无法让自己的民众过上好日子。如此一来,自然不会有人选他来当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