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海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二战时,为了争夺制海权,日本人悍然发动了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直接将美国人拉入了战争!当时,由于航母还没有得到重视,因此使用大口径火炮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成为了海战的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巡洋舰,作为当时各国海军的中坚力量,是各个国家重点开发研制的对象。但是,重巡洋舰造价昂贵,203mm的主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初期的射速不够快,让战舰火力投射量不足,在这一点上,美国人有着沉痛的记忆。

在1922年由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的《华盛顿条约》中,限制了这几个国家海军建设的同时,还用火炮口径明确区分了舰只的种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条约中限制,火炮口径大于等于210mm的舰只一般被归类在战列舰,而小于等于155mm的被归类为轻巡洋舰,同时在吨位上再区分出驱逐舰,而火炮口径在155mm—210mm之间的,往往就被称为重巡洋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感受到日本威胁的美国人开始寻求强化自己的海军,当时,在美国海军中并没有轻巡洋舰这一舰型服役,因此,在考虑到成本以及为了弥补舰队火力投射量,美国海军开始提出要设计一款功能性极强的轻巡洋舰。

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因此而诞生!鉴于在欧洲战区的实战经验,该级在设计时希望增大航程和增强防空火力,以提高战舰的整体战斗力。一般情况下,轻巡洋舰的吨位一般会被控制在万吨以下,普遍在6000到8000吨之间,但是克利夫兰级在设计出来后,吨位已经接近12000吨,俨然一个重巡洋舰的吨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美国人给他安装了4座三联装152mm火炮,由于火炮口径没有超标,因此即便克利夫兰浑身上下都是重巡标准,你也得把她归类在轻巡洋舰里。因此,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又被称为“吨位最重的轻巡洋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级舰在二战中总共建造了服役了27艘,是二战时服役数量最多的巡洋舰,并且,由于在设计时考虑到了防空问题,所以克利夫兰在拥有强大火力和厚重的防御力的同时,其防空火力也不容小觑,在二战时承担起了舰队防空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凭借其优异的能力,在二战期间战功卓著,没有一艘克利夫兰级在战争中被击沉,并且她们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战绩,成为人类海军史上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