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53年前,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所有的商品还是以计划供应为主,粮票、油票、肉票、布票,都是每人定量供应,很少有特权,买什么东西都得有票,没票啥都不能买,吃饭得靠粮票、买肉得有肉票。至于说钱,那也是“奢侈品”,轻易可不会去使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2即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即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量。根据网上查询到的数据显示1966年我国的M2为566.3亿元。根据201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末我国M2余额182.67万亿元。以M2计算,翻了182.67万亿/566.3亿≈3226倍。

因此1966年的70万元,按照M2的供应量来说,到今天价值为:70万*3226=22.582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资是人们赖以生活的经济来源,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平均工资具有一定的可比性。1966年,我上一辈人在人民公社工作,每月工资大约是37.5元,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公务员水平,大约在3750左右。这样比较大约增长了100倍,当时70万元相当于现在7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方法的弊端是,那时候工资比较平均,现在工资差距比较大。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了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是82461元,相当于每月工资6871元,和当时的37.5元相比,增长了183倍,按平均工资计算的话,当时70万相当于1.28亿。

如果从M2来看,1966年的M2是566.3亿,2018年的M2是182.67万亿,货币投放量增加3225倍,年均贬值率近17%,但78年以前是计划经济后来变成市场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从78年算起,增加约1600倍。如果换成黄金计算的话,1966年金价35美元每盎司,2018年是1250美元左右,增长约35倍。所以按综合物价对比,1966年70万应相当于现在200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