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会让我们的生命有意义吗?亦或它使我们从孤寂和痛苦中解脱吗?还是说它是身体戏弄我们去繁衍后代的一个手段?换言之,我们真的需要爱情吗。

对于爱情的目的这个问题,自然科学和心理学上至今对此都没有发展与建设性结论。但纵观历史,无数哲人与文人又都对此做出过解答。古希腊哲学及柏拉图探索出“Love makes us whole,again”(爱让我们变得完整)这一观点;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理论坚称“爱是一种幻想”,这位理性哲学家坚持把相爱看成是因欲望引导使我们相信另一个人能使我们快乐,但我们其实错了,当我们的欲望得到满足时,我们会重返我们痛苦焦灼的存在,而繁衍只是为了延续我们的种族;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言“爱情是一种迷幻剂,用爱情的愉悦、亲密和温暖帮助我们克服对世界的恐惧,更完全的参与到生活中去。”

从佛教观点看,爱情更是虚幻的存在。佛教徒坚定的把爱情看作是孽障、缺陷与负担,不仅如此,佛学观点更为激进的主张消除一切杂欲,达到一种只有平和、清静和智慧的禅境。这种观点同时也影响着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文人的思想与创作,便是把爱情看作是痛苦的源头,爱情的出现通常是充满讽刺性的,如曹雪芹《红楼梦》中处处充满爱情和厌恶的矛盾,在痛苦中达到所有人的覆灭。

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我们形容爱情总是和巨大痛苦或极端暴力相联系,阅读大多描写爱情的国外名著时,坠入爱河时的男女主角总被形容为被击中、上瘾、使人疯狂、心痛、心碎。圣经《旧约》中,将爱情描述为smitten(痛苦的折磨、另一个意思为神魂颠倒),这个词语同时也用来描述上帝愤怒的复仇。

为什么我们谈论爱情这种看似美妙的体验时将自己看作受害者呢。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爱情和心理疾病区分不大,恋爱的人体内的血清素水平(恋爱时血小板5——羟色胺转运体会发生改变)和那些被诊断为患有强迫症人体内血清素水平是非常相似的。而血清素低和季节性情绪失调及抑郁是密切相关的。(但好消息是这不会持续很久,通常只有几个月到几年时间,神经化学角度证明,经历一场分手就像戒除毒瘾)。另一种可能就是当坠入爱情的人们逐渐把爱情当作自身存在的理由,这就便很容易一起厌倦和控制欲,这同样是一种心理问题。

也有把目光投向爱情积极一面的,著名女性主义作家西蒙娜·波伏娃提出“Love lets us reach beyond ourselves”(爱情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这种观点某些角度上把爱情看作是高一层次的友谊,是建立在彼此支持、理解、充分信任基础上的理性行为。

爱情本质上还是一种亲密关系,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存在。美国著名心理发展学家和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也提出人类在20~25岁之间心理需求主要是亲密关系(如组建家庭)的实现。就如人类抽烟的重要原因不是尼古丁成瘾而是对“成人奶嘴”的需求,爱情关系也是一种亲密关系(母婴关系)的变种,热恋中的成年人往往会回归婴儿时期的亲密行为(无论是行为、语气亦或心理状态),让旁人觉得幼稚或者难以理解。

我们对爱情的选择是对自己心里期待的自己的选择。我们爱的人是另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愿意为另一个自己付出更多、无怨无悔并在付出同时收获内心的满足与幸福。这样,爱情的形式就不再拘泥,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是平等的追求配偶的行为。

5.17日也是世界不再恐同日,希望唤醒世人关注对同性恋的恐惧、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而产生一切加在肉体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柴静曾对我们的性文化提出这样的看法“我们的社会不接纳同性恋者,是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我们对于爱情不了解的太多,但我只祝愿,相爱的人能永远在一起,无论你是男是女,喜欢的人是男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