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校园欺凌每天都会上演,显然,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悲伤逆流成河》一部国内首次以“”校园霸凌“为题材的电影,它带给我们的不单是置身于角色的悲凉,更多的是让我们对青春有了深沉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拒绝悲伤,只管去难过去愤怒好了,忍不住眼里就尽情的哭吧,悲伤就像一条大河,或许会吞没你,但也能带你去梦想的远方。”这是这部电影的一句经典台词,最后一句话或许是对整段话的升华,是观众所期望的,不,应该是来自影片里女主易遥内心最深处的呼唤,希望悲伤能够带上她的梦想去远方。然而,易遥内心仅有的一点期望最终也被悲伤这条大河所吞没。悲伤是现实的,骨感的,它不会为任何美好的事情留下生存的余地。

世间汇集着千万种的悲伤,有些悲伤是可以被美好打败,被希望拥抱,被温暖治愈;而有些悲伤则会将人击碎脊骨跌入万劫不复之地。有人说,悲伤像一股寒流,冲击内心仅是短暂时刻,寒流过后,暖阳依然;有人说,悲伤像一阵风暴,使内心兵荒马乱,可平静随之而至;有人说,悲伤像一条大河,内心的悲凉只会不断翻滚,永不停歇,最终汇入无尽地悲伤之海。对于易遥来说,真正的痛苦,是三种悲伤她都经历过了,这种感觉正如她自己内心的独白:就连吹过的风都绕着她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遥的悲伤源何?没错,就是我们曾经可能经历过、无形地参与过或是侥幸逃过的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它带给校园暴力直接受害者的影响却远远超过我们所知所感。说实话,作为在校期间侥幸逃过校园暴力的幸运者来说,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校园暴力只是通过一些媒体了解,总是认为它离我很远,我只知它在各种中小学时有发生,但从未感受到它竟给学生个人,家庭,甚至是社会带来如此大且深的危害。这部电影狠狠地敲醒了无知的我,应该说它让我也经历了一次校园暴力,虽隔着屏幕,但那种被同学孤立的悲凉,施暴者陷害的恐惧,家人抛弃的无助,旁观者冷眼观看的绝望交杂在一起的悲伤像是紧紧地掐住了我的咽喉,压抑地喘不过气来。我在想作为一个观众随着易遥一系列遭遇而泪流不止,到底是我心疼易遥的种种不幸而流泪还是已经将自己置身其中作为易遥的“替身”承受这一系列悲痛遭遇最终沉溺在悲伤之中无法自拔,我觉着都有,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一点最成功的一点,将影片中施暴者的可恨,旁观者的冷漠细腻刻画,将压抑悲凉的气氛营造到极致。女主的内心独白更是将影片想要刻画的主题步步升华,尤其是在影终,易遥的内心独白更是表达出在绝望之境仍存对美好的向往,将观众从先前的无尽悲伤中一点点拉回,仿佛正有一丝暖阳透进影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青春,是一段遍体鳞伤的青春,于易遥来说,所谓青春不过是掩饰她前半生经历过的傀儡,它在被校园暴力操控着,充斥着。而校园欺凌就像是看不见的恶魔,一旦发生就会慢慢吞噬着被欺凌者的一切,一些被欺凌者会选择反抗,而有些被欺凌者则会选择忍气吞声强忍承受。这两种选择我在女主的身上都有看到,易遥从最初的奋起反抗到最后的默默承受,为什么会这样?如果这种被欺凌不能一次根本的连根拔起,大概只会受到更激烈的报复吧,易遥就是如此,看完这部影片后,有一个事实戳痛了我,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参与过校园暴力,但是我们曾经有可能是校园暴力的最大帮凶,没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记着在影片最后易遥对着岸边袖手旁观的人控诉:你们骂过我最难听的词,您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的日子真的很无聊,因为你们觉着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这句话像一根尖刺直戳我心,让我不禁拷问自己的良心,看似没有参与过校园暴力的我,是否也曾作为旁观者助推了校园暴力的发生?为什么会想写这部电影影评,我想它带给我的冲击绝不只是对于校园暴力带给受害者危害这一点,更是他让我在痛恨校园暴力的同时质问、反思自己的良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毕,电影将我拉回现实,屏幕映出的几个大字更是让我心头一暖。是啊,我何其有幸,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