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东深圳,一名24岁小伙连续上网30多小时后,在网吧猝死。

网吧工作人员称,小伙上网后出去,拿了酒来喝,“回来睡觉就睡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猝死”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线中,让人们对这种无病不痛、突如其来的死亡,多了一些了解,也多了一些畏惧。

诸如上网猝死、过劳猝死,这些只是相对被报道最多的。

其实,猝死都有明确的“爆发”理由,主要为以下5种情况较为常见。

五种情况,容易诱发猝死!

(1)过度疲劳

持续过度紧张、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可导致动脉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这也是造成猝死最常见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996”工作模式真的有待商榷,并不提倡废寝忘食、带病工作,而是要注重劳逸结合,生活有张有弛,适当休息调整。

(2)过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益身体健康,过量、过度运动可伤害身体,甚至诱发猝死,或许就在猛然举手抬足、弯腰屈膝的那一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动静相宜,持续缓和的进行,做到不攀比、不争强、不过量。

(3)情绪激动

大悲大喜、大惊大恐、极度恐慌等突然的心理反应,是造成心率失常、心跳加速、心脏骤停的常见诱因,有的发生在当时,有的可能发生在数小时或一两天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平和心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化解不良情绪,放松身心。

(4)饱餐和酗酒

大鱼大肉地饱餐一顿,舒舒服服地喝上几口浓烈的酒,这都能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增多,诱发心律失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酒精还能诱发动脉硬化斑块破裂,是非常危险的因素,如果饱餐+酗酒+激动,更是常见的猝死诱因组合。

(5)豪饮冰饮料

酷暑夏日,还有什么比一杯冰镇饮料更让人透心凉心飞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你可能不知道,一阵“咕噜咕噜”地豪饮冰饮料,也是近年心梗的常见诱因,因为食道在心脏后面,胃在心脏下面,

心脏表面受寒冷刺激可诱发冠脉痉挛。

那么,猝死发生前,身体有什么征兆吗?

临床上,约1/3的猝死在发病前2天内,

有胸痛、胸闷、心慌、极度疲劳、过度出汗等症状,或伴随莫名的头痛、胃痛、腹痛。

或许,及早避免诱因,调整生活方式,及早重视发病信号及时就医,就可以减少猝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