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看到肌酐升高了,心里就急了,生怕自己出现肾衰竭。殊不知,即便肌酐可以相对直观反映肾功能状况,但其本身比较迟钝,而且容易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对患者肾功能的判断造成影响。如果未明病因而耽误治疗,将极大加快肾衰竭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女士今年32岁,她在两年前的单位体检发现尿蛋白、潜血,之后确诊为慢性肾炎,当时的血肌酐查体为69μmol/L,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肾功能没有明显受损,病情较轻,后经治疗,病情明显好转,观察治疗一周后出院。

但是这两年,吴女士工作、生活比较忙,孩子还小,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也就忽略了身体检查。年初发现身体水肿,去医院检查发现肌酐已明显升高,超过了500μmol/L,已经处于慢性肾衰竭阶段,而降肌酐至今没有多少特效药,即便肌酐尚未达到707,但为了缓解肾衰竭进程,吴女士只能选择透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女士的情况真的很可惜,本来她完全有机会避免肾衰竭,但是长时间不坚持复查身体、治疗不科学,导致最后无奈的结局。

不少肾病患者一发现肌酐高了,就想着赶紧透析治疗,也就是为了避免肾衰竭。但是,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衰竭吗?不一定。

这些情况导致的肌酐升高尚且有救,及时科学治疗,可以避免肾衰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期肾病患者出现的暂时性肌酐升高现象;

肾综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造成肌酐短暂升高,后经治疗肌酐明显下降;

过度劳累或大量运动导致的肌酐升高;

临时性蛋白质摄入过多,导致的尿蛋白、肌酐升高;

服用某些药物出现的副作用,出现血肌酐升高等等。

上述状况当中患者的肾功能并未明显受损,一旦排除致病因,肌酐就能实现下降,肾功能几乎不会受损。怕就怕有的人不深究肌酐升高原因,导致治疗错误,加重病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遇到肌酐升高的情况,大家应该先去确定肌酐升高的原因,确诊肾功能受损情况,并针对性治疗。再有就是坚持定期复查,避免盲目就医、胡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