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白桃芒果酱

编辑:老干妈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盛行,按照基本功能可分为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杂器、礼器等。为了避免逛博物馆时出现“你的名字我不认识”的尴尬,下面芒果酱就用10分钟的时间,来帮你扫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炊器】

夏商周时期的炊器包括鼎、镬(huò)、甗(Yǎn)、鬲(Lì)、甑(zèng)鍪(móu)、釜(fǔ)、后镂器、俎(zǔ)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镬(huò)是古代的大锅,主要用来煮牲肉。最大的据说有三尺之高!不要惊讶!夏商周时期可不像现在,做饭往往是同时做很多人的,之后再分别分给每一个人吃。所以用来做饭的食器都巨大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甗(Yǎn)是古人的蒸锅。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甑(zèng),像今天的屉笼,下边有网眼,用箅(bì)隔开放食物。下部是鬲(Lì),有三个中空足的鼎形容器,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放入水煮沸产生蒸汽,以蒸熟食物。

除此之外,当时常用的炊器,还有鍪(móu)、釜(fǔ)、后镂(lòu)器、俎(z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食器】

所谓“民以食为天”,在造型各异的青铜器当中,食器占据了半壁江山。最为常用的食器有

簠、盨、簋、、敦、铺、豆、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酒器】

夏商周时期对于酒器的使用也是极为讲究的。根据其使用功能不同,分为饮酒器(于现在的酒杯)、温酒器(用来给酒加热的器具)、盛酒器(相当于现在的分酒器)、贮酒器(长期储存酒的容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水器】

在夏商周时期,“水器”绝大部分是用来盥洗的,因此水器又被称为盥。最常见的水器类型有盂、鉴、瓿、盉(hé)、盘、匜(yí)等。根据使用功能,它们可分为:盛水器(盛放水的容器)、承水器(用来接水的容器)、注水器(沃盥礼时用来浇水的容器)、挹水器(舀水用的容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贵族祭祀、宴飨之前要行“沃盥礼”(其实就是洗手)。沃盥礼时用盉或匜浇水洗手,像水龙头一样,盘则用来接用过的污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边的这个大茶壶叫“鎣(yíng)”。 鎣是典型的青铜盉器具的一种。类似现在的大水壶。和右图的盘配合使用,就像洗手池和水龙头一样,不离不弃。因二者在功能上的互补,所以在文物挖掘中,通常是一起出现。

【青铜乐器】

贵族们除了吃吃喝喝,总还要有些娱乐,比如听音乐。如铙、镈(bó)、钲、铃、錞(chún)于、铎、句(gōu)鑃(diào)等,都是当时的乐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兵器】

而兵器的用途,自然就不必多说了,博物馆中常见的青铜兵器包括了:戈、戟、钺(yuè)、镞(cù)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杂器】

除此之外,古代人们的生活用具:镜子、烛台、车马件等,统称为青铜杂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礼器】

保障古代人民生活的吃穿用度讲完了之后,我们来看一看青铜器中和统治阶级关系最为密切的“礼器”。

民间一直有一种说法,叫作“夏人重食器,商人重酒器,周人重礼器”。在周朝,统治者制定出了更加完备的礼制,这也让一些原本被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了更多的特殊意义,成为了礼制的体现,这就是所谓的“藏礼于器”。这些被赋予特殊意义的青铜器具,就称之为“礼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鼎。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享有“镇国之宝”美誉的“后母戊方鼎”(原名司母戊方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母戊方鼎(原司母戊方鼎) 图源:网络公开图片

这是铸有最长铭文的“毛公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公鼎 图源:网络公开图片

这是历见著录、广为人知的西周大克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周大克鼎 图源:网络公开图片

这些作为青铜器时期重要食器的“鼎”,不仅见证了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的巅峰,也是原始社会中最重要的礼器器种之一。按照礼制组合成的“列鼎制度”,就是统治者阶级与地位的象征。列鼎制度明确规定了“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甚至对于每个等级的食物也做了详细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鼎制度 图源:网络公开图片

怎么样,在芒果酱的介绍下,

你是否对博物馆里常见的读不出名字的青铜器有一丢丢认识了呢?

如果还有什么感兴趣的内容欢迎给酱酱留言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