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南阳日报》的那篇报道《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一文,让众人多了一份饭后谈资。文中那段“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视觉冲击如此之大,让正苦闷于某国科技霸权的国人们如鲠在喉,却又无话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猜测(确信),这难道又是一出“永动机”大戏?如果说,要罗列出过去一百年对国人科学教育意义重大的事件,永动机绝对算得上排前几位的一件。多少有编制的或者民间的永动机发明家们,耗尽一生而不改初衷,国外有焦耳,国内有黄维。从永动机的一场场闹剧中,人们终于明白了“能量守恒定律”。

关于水氢发动机是否真得具有研发价值,不是本文的讨论内容,毕竟,网上争论已经够多了,各种专家教授、市井人士、键盘侠都参与进来,公说公有理,婆说破有理,很多解释本身就看不大懂,有的解释看过一笑而过。青年汽车也表示,水氢汽车表述不准确,专业说法应该是车载水解制氢氢能源汽车。

不知道权威性的《走近科学》栏目,是否有计划做上一期,给人们在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要是能和钢铁侠的那套装备做个比较研究,不知道能不能申请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现在网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段子,诸如“古有诸葛木牛流马,今有青年水氢汽车”、“南阳水车问世,全球油价暴跌”,“新庞氏骗局”,甚至“南阳外瑞古德”也成为众人调侃的内容。反正,该研究的继续在研究,该应对的正在组织密集回应,该灭火的到处在找灭火器。

下面脱开本次具体性事件,来谈谈地方发展。很多人在议论的一个问题,认为当地领导不懂科学,如此搞下去,当地怎么能发展的好?

这多少是地方发展上的尴尬与苦恼了。对于那些相对发达地区,比如说深圳的粤海街道,可以选择的投资项目多,很多人拿着专利,拿着支票,排着队来投资。即使如此,对于现在的一些高科技项目,当地也不敢太大意。

粤海街道尚且如此,对于那些相对不发达地区,更是烦恼。产业的梯度转移有自己的规律性。过去,中低端加工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这些年,这些地方发展起来了,便开始将中低端产业转移到了江西、安徽、湖南湖北、贵州云南。

都说地方发展要克制“GDP冲动”,但经济发展不上去,绿水青山变不出金山银山,照样要被老百姓骂。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相对不发达地区再走相对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

因为穷,污染问题的容忍度可以更大一些,但不会永远容忍。相对不发达地区过去是一步慢,现在是步步慢。于是乎,这些地区有了更大的发展冲动。在很多地方,转型升级常常被美好的跨越发展愿景所取代,越是新技术、新项目、新前景就越有市场,越被各地所争夺。做了,可能会成功;不做,永远不成功!

就像10年前,谁也想不到阿里巴巴能够在模式创新上走得如此之远,帮助那个本来不甚知名的余杭区一下子成为了浙江经济第一强区;就像5年之前,没人想到今天华为的一些技术创新能领先全球2-3年,一个粤海街道可以抗衡全世界。

这些地方因为新技术新模式的市场化蓬勃发展,而率先进入到了相对发达阶段,甚至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那些错过了互联网时代产业发展机遇的地方,怎么能不心焦?

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科学研究和市场竞争结合的如此之紧密。一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项目,很可能就是3-5年看不出效果。当那些创新者,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天花乱坠跟你描绘着几年后的市场前景,说着你压根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成功了,你这个地方就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硅谷,你听还是不听?敢不敢心动?

没有哪位领导不想主政一方,繁荣一方。深圳的领导如此,杭州的领导如此,南阳的领导也是如此。南阳的那位领导被扒出了物理专业的出身。很多人表示理解了。认为其不懂化学反应也正常。毕竟,没有哪个人什么都懂,包括爱因斯坦。这里先发明一个词汇:“公职人员专业选择悖论“:

一方面,我们一边批判现在越来越多的硕博研究生进入到公务员队伍,认为这是一种人才浪费;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人才,研究机构或者企业研发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

另一方面,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今天很多地方公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跟不上市场发展变化;尤其对于一些文科生,一讲模型就犯困,一讲公式就头疼。

于是乎,一些真的有发展前途的项目被错过了,而一些大忽悠却到处圈地、圈钱、圈人,最后吃饱喝足走人,留下一地鸡毛。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提出,这种投资选择应该交还给市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很多地方确实是这么做的,无论是发展孵化器、加速器还是建设产业园区,交给专业机构来打理,设置市场准入门槛,由各种风投基金主动寻找优质项目,就像今天的硅谷、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梦想小镇等。政府应该做好政府的事情,如浙江的最多跑一次,积极营造亲清的政商关系,打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生态。

然而,目前市场成熟度不够,专业机构数量较少,倒是滥竽充数之辈很多。而当地政府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的落地发展。大家都会说“腾笼换鸟”,但怎么招引,怎么布局,还得当地自己去探索。尤其对处于谈判弱势地位的相对不发达地区来说,来只乌鸡也会当凤凰供着,更不用说真凤凰了。

来的到底是凤凰还是乌鸡,要靠时间去检验。招来几个南郭先生其实并不稀奇。即使是那些专业机构,也会给自己设置一定的失败比例。投资有风险,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太容易被忽悠,那就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更是丢失发展机遇的问题。

对于当地来说,投资之前的功课要做足,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更新要及时。但很多地方不舍得在培养专业干部身上花钱花精力,很多专业干部也害怕或懒得去接受新知识。“本领恐慌”的问题说了很多年,还要继续说好多年。因为有的人知道自己不懂,就回避问题;有的人却以为自己很懂,最后被骗得“当了裤衩”。

谁都知道常规实践容易,创新实践难。对创新发展,要多份耐心;对创新失败,要多几分容忍;对于骗子,就要联网打击。不然,骗了东部骗西部,骗了东北骗河南,骗到最后,连骗子自己都诧异,怎么就这么好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