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非法集资,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但每年还是会有很多老百姓掉进非法集资的陷阱里,省吃俭用的储蓄一夜打水漂的案例数不胜数,格外让人痛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国务院《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其实只要不是有牌照的银行、信托、券商、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合法的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其他的所谓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面向不特定人群发行的理财产品99%都是在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这些所谓的金融公司为了骗取老百姓的血汗钱,一般会通过三个手段来运作。

第一,高额的利息。

你可能会问:多高的利息算是高息?比如银行的理财产品是5%左右,社会上的金融公司给的利息是8%,只高3个点,这个算不算高息呢?12%、18%才算是高息吧。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看利息高不高,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看对方给予我们的利息,而是要算算对方的综合放贷利率。

当年上海快鹿投资有限公司以及旗下的当天财富在上海黄金地段大量铺设门店的时候,我就知道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或倒闭或跑路了。

其实他们集资的利率并不高,8%左右,但我为什么说他们要出事了呢?

因为他们的成本太高了!

房租成本、员工成本(理财端和资产端)、每笔业务的提成(业内3-5%)、广告成本、催收成本、还有潜在的坏账准备金,以及不能少的税金等等。

据快鹿的一个高管讲,他们的资金端的综合成本高达30%左右!

有多少借款人可以长期承受这么高的资金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完美的包装。

为了更好的骗取老百姓的信任,包括P2P公司在内的金融投资公司们穷其所能去把自己包装的靓丽光鲜。

你去看看那些跑路的、倒闭的、被抓的P2P公司的官网主页上,谁不是荣誉一大把呢?

今天是这个媒体评选的“最受欢迎的十佳理财公司”,明天是那个协会评选的“十大最安全投资平台”,后天是另一个网站评选的“最具人气投资公司”。

拿奖拿到手软,这么多媒体、网站、协会都认可他们,应该不会错吧?

其实都是花钱买来的奖项,包括所谓的福布斯排行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福布斯中国公布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中,贝米钱包的CEO姚坤杰,团贷网的创始人唐军,果树财富CEO吴复申,银客集团总裁林恩民,网利宝创始人赵润龙,这些所谓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的P2P平台全部出事了,无一例外。

涉案581亿元,受害人90万人的e租宝,更是荣誉等身,甚至高铁上都是他们的广告。

所以不要相信平台的奖状,都是拿投资人的钱买来的,无一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么说吧,他们这么牛逼,这么厉害,还用得着这么高息来对外募集资金吗?

第三,传销式营销。

我信任你,你信任他,我就很容易也信任他,这是常见的信任转移。

所以聚会上,朋友给你介绍他的朋友,你们也相对容易的成为朋友,至少会放下很多戒备。

理财公司也正是看重了这一关键点,他们知道直接去找新人投资很难,但是利用老客户去拉新客户就容易得多。

为了让老客户拉来更多的新客户投资,他们往往会通过现金提成的方式来鼓励、引诱老客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高息理财平台的客户一般都是进取型的投资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赚取更多回报的机会。

同样的,他们说服陌生人去投资很难,所以他们一般都会优先去选择自己的同学、同事、好朋友、亲戚等熟人去营销,劝说他们也去投资,并且用自己过去赚取的利息回报告诉他们这是一家好公司,没有问题,我都投了这么长时间了,你也投吧。

很多人本来不知道这家理财公司的,更没打算投资的,结果被他们反复劝说之下,也被拉下水了,看着比银行高的多利息,不心动那是假的,很多人从一点点尝试,到加大投入,逐渐越陷越深,最后被一网打尽。

所以说,防范非法集资,首先要防范同学、同事、朋友、亲戚的理财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说他们诚心要害你,而是有人要害他们呢?

你的这位朋友是很善良、你的这位老同学是很好,但是那个平台老板也会因此而善良正直不跑路吗?即使是人品过关,经营能力呢?管理水平呢?

还是以P2P为例吧,有的老板跑路了,有的自首了,有的说延期兑付,但一拖再拖,你能怎么样呢?找推荐你投资的朋友撕破脸?

钱没了,朋友也没了,身边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所以,防范非法集资记住三个“不”:不参与、不推荐、不接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