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椅子,只有靠背而没有扶手的,一般统称叫做靠背椅,视其搭脑的不同又有不同名称。搭脑两端出头的,叫做灯挂椅,因这种椅子的形制类似江南民间油盏灯的竹制架座而得名。搭脑两端不出头的称之为单靠或单背椅,北方工匠叫一统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靠背搭脑的各种形状,民间常有所谓牛角式、桥梁式、驼峰式、一字式等称呼。依据靠背的不同,又有称为笔梗椅的,是指改背板为四、五、六不等立杆的一种靠背椅,这些无论是灯挂式样还是单背式样,都有实例(如下图),后者也可称梳背椅。这些都是工匠为了区别,因物命名,并不一定有什么出处或意思。在椅面下的部分,扶手椅有什么形制,靠背椅也有什么形制,未见有特别不同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靠背椅是少了扶手的椅子,形制更加简便、普通,江南家家户户都使用。流传下来的数量不在少数,并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从古代绘画和木刻插图中不难看到,翘起的搭脑是为了便于搭挂椅披,这或许是明代灯挂椅多于单背椅的原因之一。随着这种习俗的改变,单背椅又更适应于并列陈置使用,故入清以后,更多的是单背椅,灯挂椅很快地减少。尤其是清代乾隆以后,与各类扶手椅一样,新创制出了各种注重陈设功能的屏背椅、插角屏背椅、什锦椅等新品种。这充分说明,古代传统家具的品种和形制总是随着不同时代生活的需要和社会风情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在这样的变化中,给人感受最强烈的总是各式各样的千姿百态的椅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