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美食渊源流长,从古至今,最不缺的就是吃货。要说特别懂得美食佳馔的,一定非古时的皇帝莫属。

皇帝除了吃得好,还要吃得 “精”。光是食材的选用上,就汇集了天下最顶尖的,一旦被皇帝看上的,立马就变成了贡品,还要有专门的官员把关,甚至由专人一路护送直达朝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贡品,常人别说过把嘴瘾,甚至连好些食材到底是长啥模样都未必清楚。因此,古时民间上那些所谓的“美食家”,大多都是些水分十足的伪专家。

食材要顶尖,盛载菜肴的器皿更要讲究

烧出的菜是否好吃,除了色香味俱全外,还要有观赏性。因此,还得有 “形” 。这个 “形” 包含两重意思,

一是,菜肴在烹饪完毕放进器皿后的摆设造型;二是,盛菜的器皿与菜肴在搭配上要求营造出视觉上的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菜肴就算做得再出神入化,不配上精致的器皿即也是白搭,其作用就是锦上添花,让美食增色。如同唐朝王翰的凉州词里那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一样,吃什么喝什么,该用什么器皿来盛载可是大有讲究。

皇家所用的器皿都叫御用品,若是陶瓷一类的,通常是由专门的御窑厂来烧制,而其它材质的,也必须要由御用作坊来制作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宴” 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 满汉全席

《扬州书舫录》是乾隆年间的李斗所著,里面记录有满汉全席详细的菜单。满汉全席源于清朝,菜式汇聚了满族和汉族的美食精华。最初只是为了满足在宴席上,满汉官员合坐的需要,其后,逐渐升级为国宴性质。满汉全席分三天进行,共有一百八十道菜。(南菜五十四道和北菜五十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汉全席最先出现在,清朝皇室与蒙古王族的和亲御宴上。后来,为了化解满汉不和,康熙皇帝在六十六岁生日时,专门安排满汉全席。此后,每年与大臣间的“廷臣宴”也会采用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的广州。

当时的国营餐饮老店广州酒家,为了将中华饮食文化推向国际,利用举办广交会之机,向海外客户推出了满汉全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的满汉全席只是个浓缩精华版,只吃一天,分午、晚两餐。但需提前一年预订,费用是一万三千八百元人民币,这在当时堪称天价。(当时普通劳动者的月工资仅有几百元左右) 一经推出,即引起轰动,早早被预订一空。后来,不知是因为所需食材实在难以釆购,还是其它别的原因,只做了两次,以后就停止了。

其后,满汉全席更被拍成了电影,让世人着实过了一把眼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论历史上最懂得欣赏美食佳馔的,只有慈禧一人。 慈禧追求美食及奢华的程度,简直可以用“恐怖”二字来形容。

在1894年六十大寿那天,一顿饭竟然“吃掉了” 一个北洋水师。慈禧的日常饮食,光御膳房就有正副尚膳、正副庖长以下370余人及太监数十人。这还不包括御茶房、酒醋房、菜库等。御膳房设有一百多个炉灶,炉灶按号码严格排列,由满、汉及清真厨师分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膳单需由御膳房在慈禧用膳的几天前就要提前开出,并交由内务府主管大臣审批,审批同意后才能着手准备。慈禧不仅对美食的要求极高,还极为注重养生。慈禧的正餐分为早膳、晚膳。晚上六点为晚点。

慈禧醒来后,侍寝宫女要一起请跪安,然后才是梳洗打扮,在宫女为慈禧梳头时,通常先来一碗冰糖雪耳羹,梳头完毕后,接下来就是人奶或人奶奶茶。据《宛署杂记》关于慈禧食人奶的记载:“清宫规定,每个季节,精选奶口40人,在内廷之中,辟专室养护……。” (慈禧太后认为,人奶可以驻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还有十几种粥品、点心累计二十多个品种,肉食是卤鸡脯、卤鸡爪等。到了九点左右,慈禧退朝回储秀宫,就会有第一次加餐,都是新做出来的各式满汉点心。

两次正餐,都要上一百二十样菜外加时鲜,每日吃的菜都不会重复,同一样菜不能吃超过两勺。进餐时慈禧想吃哪个菜,只需用眼一瞟,布菜太监便用调羹舀一勺放进碟中。慈禧吃的菜肴里,哪怕是一棵貌似普普通通的青菜,也不是常人能想像得到,除了精挑细选,还得是青菜最嫩的部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禧独掌大权的25年间,光吃这一项,花费约为300万两白银。 慈禧还爱饮花茶,且花茶必须是刚采摘下来的鲜花,再搀入干茶里。而泡茶用的水,则是每天从玉泉山运来的泉水。

奢靡的慈禧太后在饮食上,可说是吃出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