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海淀区教育大会召开。会上,海淀区委区政府发布了《海淀区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教育强区行动计划(2019-2022年)》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文件制度,包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的一系列新要求,还有与教师有关的新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前教育:适龄幼儿入园率稳定在88%以上

在学前教育方面,到2022年,要求全区适龄幼儿入园率持续稳定在88%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学前教育实现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

海淀将进一步加大资源规划统筹,以自办、委托、扶持等方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构建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义务教育:加大教育集团经费支持力度

未来4年,海淀将加大投入力度,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行动计划》要求,通过回租回购合建房、整合学校内部空间、租赁场地、购买学位等,扩大办学空间。据悉,海淀区将以中关村科学城北部建设高水平寄宿班、寄宿制学校,缓解城区生源压力。

同时,海淀明确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目前海淀已经成立了101中学教育集团和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这种形式将继续完善、推广。

在国际化学校建设方面,根据《行动计划》,海淀计划在中关村科学城北部地区建成1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成1所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品质。

教师建设:逐年增加教师保障房数量

教师是教育的保障,海淀区对教师队伍一直高度重视。海淀区将出台一些更优厚的政策来提升教师地位和待遇。

如海淀将逐年增加教师保障房数量,让教师住有所居;重点保障引进人才、优秀教师和无房青年教师住房;

增加“海淀教师证”的含金量,持证教师可免费或以优惠票价进入面向公众开放的各类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政府举办的旅游景点。

智慧教育:海淀将试点5G智慧校园项目

2022年,海淀基本建成“智慧教育云中枢”。应用大数据模型辅助及提升教育决策水平和治理能力。

在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层面,海淀将大力发展智能教育,推进科技应用教学场景,建设个性化学习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

根据《行动计划》,海淀将试点5G智慧校园项目。未来4年,建成30个信息化融合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所标杆学校、评选100位信息技术应用先进教师、遴选1000堂示范课例

教育一直是海淀的金字招牌,从本次4年计划我们也可以看出海淀对教育的重视。相信有了这些优待政策及前沿科技,海淀从莘莘学子到教师园丁,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