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七岁时(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开始读书,八岁时(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入读当地的乡校,以道士张易简为师。在苏轼九岁(庆历四年,公元1044 年)这年,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入读了乡校,而从这时起直到他们第一次离开蜀地,二人或相互切磋文章,或游山玩水,从未分离。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苏轼十岁。在乡校学习之余,苏轼的母亲程氏也开始亲自教授苏轼兄弟,并常以气节勉励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苏轼十一岁。苏轼的父亲苏洵和好友史经臣一起参加了朝廷的制科考试,然而都没有考中。苏洵在苏轼出生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游学在外,结交各方与自己志趣相投之人一起游历,史经臣即是在这段时间里与苏洵关系最为密切的好友。同年,苏轼作《却鼠刀铭》,苏轼的祖父苏序看到后十分称赞,并将其以佳纸誊写装订起来,挂于自己居室的壁上。但在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亦即苏轼十二岁的这年,苏序去世了。苏洵在得知噩耗后,奔丧回蜀。苏轼的伯父苏涣得到消息后也自京师赶往蜀中。也是在此期间,苏轼与弟弟苏辙深受苏涣的教益,苏洵也开始亲自教导二子,不再远出游历,直至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携苏轼兄弟赴京师应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期间,苏洵还让苏轼兄弟师从于当地的名士刘巨、史清卿。苏轼在学习经传典籍之余,也尝博文广识,懂得栽植松树,接种花果,读医药书籍,并修习琴艺。而到其十八岁(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时,苏轼的学识已日益壮大,好读史、论史,且喜好道家。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苏轼十九岁,娶王弗为妻。王弗是眉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幼承家训,颇通诗书,与苏轼伉俪情深,是苏轼的得力助手,可惜不寿,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早亡,苏轼著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即是为了祭奠亡妻王弗所作。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张方平知益州,苏洵上书张方平,苏洵还携苏轼一同前往成都拜谒,苏洵与张方平谈古论今,品评人物,皆不谋而同,随后,苏轼与苏辙也因此得以出入张方平门下,苏轼十分敬仰张方平,张方平也十分赏识苏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方平,字安道,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人,早年科举曾先中茂才异等科,又中贤良方正科,神宗朝时位列宰执,并反对王安石变法,《宋史》有传。同年,苏轼作《正统论》,这也标志着苏轼其学已贯通经史;当时,欧阳修著《正统论》,章望之著《明统论》,于正统外倡言霸统,苏轼所作与欧阳修的观点相合,并批驳了章的观点。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洵携苏轼、苏辙前往京师,准备参加科举。途经成都时谒见张方平,张方平写信向欧阳修推荐苏洵,并勉励苏轼、苏辙兄弟尝试制科考试以博取大功名。制科,也称“大科”,在宋代科举中所占地位颇高,但因其极难,有宋一代,也只有苏轼考得过最高等即第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五六月间,苏氏父子三人一行抵达京师,寓居在兴国寺。苏洵向欧阳修上书,并呈其所作《洪范论》、《史论》,欧阳修读后大为赞赏,并向朝廷举荐了苏洵。同年秋,苏轼、苏辙参加了开封府解试,苏轼考得第二,苏辙也亦考中。宋代的科举主要分为发解试、省试、殿试三级。一般情况下,士子们需先通过“解试”方可参加“省试”,通过“省试”后可参加“殿试”。“解试”,也称“乡试”,是由各州府举行的科举考试,因在省试的前一年秋季举行,时人又通俗地称之为 “秋试”。“省试”即由朝廷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一般在春季进行,通过后可参加稍后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通过殿试后即可直接授予官职。苏轼、苏辙因此前并未在蜀中参加解试,所以需在考中开封府解试后方可参加省试。其后,张方平调任三司使返京,苏洵拜见张方平,张方平还向苏洵询问了二子的学业,有传当时苏轼、苏辙刚开始练习制科的题目,张方平以制科试题测试二人,结果十分惊喜,称二人皆是天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苏轼、苏辙兄弟在京师潜心攻读经史,为省试准备。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正月,仁宗任命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为知贡举主持省试,并任命王珪、梅挚、韩绛和范镇为同知贡举协助欧阳修。苏轼、苏辙参加省试,结果两人最终皆进士及第,且两人得者还是高第。而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这一榜所取的进士中,因其所取后世所谓之名士之多,且这些士子对宋代政治、思想和文学影响之广之深,可谓是宋代历史上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榜进士,苏轼在如此璀璨群星之中脱颖而出,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苏轼其学问其才识已是相当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