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的工艺与原料的枯竭

从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手工艺精品,有很多都是代表着皇室审美的器物。官府组织管理下的工匠们,以“不计工本、刻意求精”为宗旨,不断挑战工艺极限,这才能够打造出令上层满意的艺术作品。而这些器物及其代表的审美趣向,又往往会成为民间的“审美潮流风向标”,引发更大规模的追逐。而“不计工本”极致追求,和“审美潮流”激增的产品需求,其负面影响首先是导致原材料的浪费与枯竭。

历史上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郑和下西洋引入了来自伊拉克地区的青料“苏麻离青”,成就了举世闻名的“青花瓷”。但随着海禁政策的收拢与加强,这种青料很少再被大批量引进,青花料的一代黄金期暂告结束。而同为瓷器重要原料的麻仓土,因景德镇官窑对瓷器烧造的大批量开采,于万历年间被挖掘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清末民初,点翠工艺因民间的流传形成大众的疯狂追逐,点翠工厂诸多。点翠所用羽毛原料的翠鸟种群极速下降,约1933年之后,翠鸟羽制作而成的点翠饰品就已经彻底消失了。

而以鬼工球为代表的象牙雕刻工艺(牙雕),在历经了千年的兴盛后,雕刻工艺越来越精湛,野生大象越来越稀少。生存遭受巨大威胁。2017年12月31后,我国才全面停止商业性象牙加工销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