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起来,朋友圈里都是“祝六一儿童节快乐”。

哈哈,这个年代,大、小朋友都可以理直气壮过儿童节。

本来这周末不打算更新的。

可是,既然是“六一”……

就写一个八卦吧。

之前在拉萨时,认识一些学习出色的僧人。

其中有人几乎每年都会被选派去参加绛寺的”冬季大辩经“。

绛寺,现在写作“江寺”的多一些。

都是音译,差别不大。

这是一座位于拉萨曲水的寺院。传统上,每年冬天,三大寺——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以及“惹对寺”(又译“惹堆寺”“热堆寺”,一个以因明学习闻名的寺院)等等拉萨一带寺院,会派出最为优秀的学僧,集中于绛寺,进行辩经。

这就是“冬季大辩经”的由来。

有点类似于各学院的学霸们云集一堂当场PK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过“冬季大辩经”的学僧,便给我讲过“驴皮鬼”的故事。

这是一则在绛寺流传了上百年,甚至更久的传说。

在过去的年代,有一位辩经非常优秀的僧人,但似乎在修心上并未下很大的功夫。

在他死后(忘记是意外而死还是自然死去),成为了一个外形似驴的鬼。

然而,这个驴皮鬼仍然保持着生前的智识,在每年的”冬季大辩经“时,他仍然会返回到绛寺,找寻辩经对手。

绛寺的冬季大辩经,分为白天和黑夜两个时间段。

白天,驴皮鬼不会出现,大家可以放心辩经。

到了黄昏,暮色迫近的时候,各大寺院的僧人们便要集中起来,在措钦大殿诵经,之后循序出来,围成圈绕寺。

绕寺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击掌。

听到这,我插嘴说,“是为了驱魔除障吗?”

(因为在藏区,几乎每个寺院开法会和讲经说法之前,都要集体修诵《般若心经仪轨》,以空性之力除障。而在仪轨末尾,便有大力击掌的环节。)

学僧说,“也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但主要是为了识别驴皮鬼。”

因为,驴皮鬼是“驴”的外形。

在冬天的夜里,因为寒冷,每个僧人都会披上斗篷。

斗篷的领子很高,竖起来,在黑暗中,不太能看清楚对方的面孔。

现代还好,有电灯。想想在百年前,一片漆黑的辩经场上,可能只能听见此起彼伏的呼喝、击掌与跺脚声,不太能分辨都是什么人在场上吧。

于是,一些不太幸运的学僧,在夜里和驴皮鬼辩了经。

因为对方生前的学识确实是非常好,一个不小心输了的话,据说,当时倒是没啥,但回到自己的寺院后,就会智慧慢慢衰减。

因为这个的缘故,为了辨别驴皮鬼是否有混入到辩经学僧当中,需要大家在绕寺时击掌。

人的手掌,拍起来是有声音的。

而驴的蹄子,可以在僧袍的遮掩下作出“击掌”的动作,却只有闷闷的声音。

所以,如果有谁明明在大力击掌,却并未发出清脆响声的,这个可能就是“驴皮鬼”混进来。

我第一次听到这则传说,是在2014年左右。

当时蛮有点不可思议的,就是,好像已经是很现代了,到处都灯火通明了,鬼魅也都无影无踪了,可是绛寺的冬季大辩经还要遵循这个传统,有点那样奇怪的感觉。

去年又在格西伦珠梭巴(不是梭巴喇嘛,是一位色拉寺已故的著名长老)的自传《如梦觉醒》中,看到了关于“驴皮鬼”的记述。而且是非常详细的记述——他的由来、绛寺的应对方案,以及铁棒喇嘛的举措等。

疆寺有一则很有趣的传说。
据说有一名因明学僧在疆寺往生了,然后转世成一种名叫「本布搜去」(Bongbu Sotsik)的半人半驴怪物,它穿着一件羊毛学僧披风,手脚上有蹄,嘴巴长着驴牙。据说这只怪物会在冬季学期时把学僧带走,事实上,在冬季学期期间,真的出现过一些像有学僧失踪,或被带到遥远山上或河边的实例。所以人们有一点害怕这只怪物。
当每天例行的傍晚晚课结束时,在前往东边的法园进行傍晚辩论之前,所有的学僧会在佛殿前面的广场围成一个圆圈,惹对寺的总管会站在这个圆圈的中央,然后会有一位僧人手拿一把大火炬照亮每个人的脸,确定其中没有「本布搜去」。之后,僧人会念诵一些短祈请文,接着拍手三次。拍手的目的是要表示我们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怪物,因为怪物手上长蹄,所以只要它一拍手就马上会被认出来。由于这个传说的关系,许多僧人会很犹豫要不要孤单一人留在自己的房间内或单独行走。
我们这些学僧经常彼此开玩笑说:「格西拉来了!格西拉来了!」格西拉是我们为怪物「本布搜去」取的尊敬绰号。
格西伦珠梭巴《如梦觉醒》

和我认识的这位学僧所讲的稍微有一点出入,但大体差别不大。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就讲一讲这则鲜为人知的传(ba)言(gua)吧(好像儿童节讲鬼故事也有点怪怪的)。

最后,虽然是周末,虽然是儿童节,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大家儿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