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板,为什么要进行存货资产减值?(六)

重剑无锋,“道”篇----经营逻辑jy9000131

接上

现在,回到主题。存货减值到底有什么作用?

在具体回答之前,先理清几个概念。

首先,存货减值是一个数据体系。在存货减值这个数字之前,还有一个数字,叫存货。也就是说,存货减值和存货是两个不同的财务数字。在财务管理上,对这两个数字的管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很多管理者、包括老板并不清楚。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存货是资产,而存货减值是费用。

其次,作为资产的存货,在会计上,是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而作为费用的存货减值,是记录在“损益表”中。

作为资产,一般人以为,当然是越多越好,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尤其是存货类资产,对服装企业而言,即不是越多越好、也非越少越好,而是要适中。适中是指“不多不少”,这个不多不少当然不是指刚刚好的意思,而是指要符合企业经营的需要。

至于何谓“企业经营的需要”,在“经营者大学堂”的历史文章中有很多专题文章,感兴趣的找来一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要你能掌握存货周转率这个概念,对这个“不多不少”就会有理解。

存货资产作为流动资产,是主要生产资料。

按理,存货资产“多多益善”,但是,服装类存货的季节性太强,一旦过季变现价值大打折扣。所以,服装企业对存货类资产的总量控制尤为重要。通常,如果全年按4季经营,存货周转次数就要能做到4次左右,这个量级的存货数字就是“不多不少”刚刚好的意思。

存货周转率能做到全年4次,在经营上就是零库存的意思。这个零库存,并不是财务意义上的零库存。经营上的零库存,是指过季时,上季的存货为零。而财务意义上的零库存,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字为零,这当然不可能,道理你懂得(如果真的不懂,一定要积极主动的问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这里,有朋友可能会问:那,如果在做计划时,就把存货(投产量的意思)设定在4次,这样,到了季末,不就零库存了吗?

问题很好,很“刻舟求剑”味道!

因为,存货周转率(次数)虽然也是一个数字,但这个数据反应的却是经营能力,或者叫经营实力。当下,中国服装品牌总体(以近百家上市公司为例)平均存货周转次数约在1.5-1.8次/年。要想这个数字有质的提升,比如提升到2.5-3次/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个过程中,这家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都要发生变化,否则根本不可能。

如果有人胆敢贸然通过“玩数字游戏”来提升存货周转率(次数),绝对是死路一条。我曾经就碰到过这样一家中等规模的服装企业:这家服装企业在浙江(恕不提供具体城市和品牌名称了),在20年前,这家企业当时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和当今很多上市公司不相上下。当时,这家公司的老板“迫于”公司库存与日俱增,动起了歪脑筋——能否通过减少新货的生产,来提升产品的产销率。最终,他干了,当然,干的结果是把自己的品牌和企业干没了。现在,这位曾经很有机会把企业做大的老板,早已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据说是“跑路了”),当然,他创建的品牌也没了。

强调一下,产销率和存货周转率是一个概念,这方面的内容在“经营者大学堂”的历史文章中有很多无论感不感兴趣,我都建议你找来细读。

假设,存货(资产)多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很简单,消灭存货就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