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椰子咖喱酱

编辑:老干妈

更迭的消费潮流与“老土”的传统美学

信息的高速流通,让消费潮流的更新变得更加快速。在这样快速更迭的观念冲击之下,代表着传统审美趣向的手工艺品,往往会被先入为主的打上“老土”、“过时”的刻板标签。

曾经是逢年过节家家都要张贴的木版年画、过去民间儿童人手一个的传统玩具、被称作中华老字号的衣服鞋帽……都成为了消费时代的快速潮流下的牺牲品。传统文化中描绘在陶瓷上、雕在家具上的吉祥图案纹样,在年轻人眼中也远远不如动漫形象、抽象图腾亲切。

同样是来自《2017-2018年玉雕界行业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以“呆萌、有趣”为主的动物类题材是年度访问和销售最多的题材,而较为传统的佛教题材进一步减少,这也直观的反应了当代国内消费者的审美趣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2018玉雕题材收藏动向统计来源:《2017-2018年玉雕界行业调查报告》

传统手工艺的前途命运,注定是要彻底消亡?

难道后人只能通过博物馆中陈列的器物、书籍文献中的记载、网络相册中的图片,才能够凭吊这些曾经存在的美好么?

答案或许没那么简单。

因为手工匠人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一直在寻找着与时代的平衡点。

时代大潮下仍然进击的“守艺人”

电影《一代宗师》中有句经典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即使面对着种种严峻的客观挑战,但在手工匠人的坚守之下,“机器”仍然无法全面取代“手工”。带着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和对工匠精神的不懈坚持,现代匠人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在原材料的消失、技术的迭代、标准的散佚等不利因素下,仍然顺应时代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