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全市已实施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制度,依托机动车检测与维护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超标治理的闭环控制,形成覆盖全市的超标机动车维护治理网络和便民、高效、科学的机动车排放污染超标治理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能力。

据了解,以往车辆年检时,若环保检测不合格,少数车主会选择以非正规手段获取维修合格证和维修发票,以此通过复检。今后,这种做法将行不通,凡是在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I站)环检结果超标的机动车,需到具有资质的治理维修企业(M站)进行治理,确保治理后基本达标排放,才能上路行驶。

“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我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市运管局车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制度实施后,环保检验结果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汽车,车主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治理维修企业(M站)进行维修。治理维修企业(M站)则应当按照国家、行业和省有关技术规范对汽车进行维修,维修竣工后,需通过机动车检测与维护信息管理平台及时上传维修记录和数据。托修人凭维修结算清单到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I站)复检,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I站)通过机动车检测与维护信息管理平台接收到车辆维修竣工信息后,才可以对车辆进行复检。对经检验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汽车,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I站)将不会出具尾气检测合格的报告。

该负责人还介绍,该制度的关键环节是信息共享,通过机动车检测与维护信息管理平台,可实现交通运输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治理维修企业(M站)、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I站)、车主实时查询车辆环保检测、维修信息,破除检测、维修信息不对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目前,全市已有具备汽车尾气排放检测能力的综合性能检测机构(I站)6家,排放治理维修企业(M站)3家。根据M站申报条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结合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结果引导辖区二类以上及三类综合小修维修企业积极申报M站,不断扩大M站的覆盖面,以满足广大车主尾气治理的选择愿望。

  综合性能检测机构(I站):

◆资阳市恒立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

◆资阳国鑫车辆检测有限公司

◆资阳市长江神鹰车辆检测有限公司

◆安岳县诚信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安岳联合机动车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乐至县浩汉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治理维修企业(M站):

◆乐至县天兴汽贸有限公司(乐至县天池镇新观音村四组)

◆乐至县鸿程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乐至县天池镇二环路乐蓬路段)

◆资阳市华凌车业维修服务有限公司【资阳市娇子大道二段603号(资阳日报社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