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不少人来说,瓦弄之战实在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然而实际上,这一场在中印战争期间被称为终结之战的战役,不仅对于印度,同样对于我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与人们想象中不同,在战争爆发之前,我国军队其实对于能否顺利赢下瓦弄之战并没有太大的信心,然而结果却令他们惊讶无比,原本被当做劲敌的印度军队在战争开始之后却显得格外软弱无能,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这场战役在战争开始之前,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双方的兵力,以及军队的武器装备差距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由于印度所派遣的是曾经击败过沙漠之狐的印度第4集团军,我军指挥作战的军长丁盛也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在后世的史料记载中,有人认为中印玩瓦之战的过程当中,中国并没有派出真正的精锐部队,然而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当时我国参与战斗的主力部队是曾经在抗日战争期间,屡立奇功的130师,这一支师团当时隶属于54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在抗日战争期间其实并没有这样一支番号的军队,这是因为这支新建成的陆军王牌军,其实是由抗日战争期间屡建奇功的45军和44军浓缩改编而成。虽然在战力方面,中印两国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然而最让我国指挥官感到忧虑的是,印度军队已经在瓦弄附近驻守了将近20年,在这期间他们不仅对周围的哨塔和要塞进行过加固和修缮,而且还已经熟悉了这里的高原反应,相比之下,从四川赶来的130师,并没有山地作战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由于不熟悉地形,在这里作战也将失去地利的优势。不过就像古文中所说,地利不如人和,在瓦弄大战结束之后的战局推演过程中,人们发现,印度军方的指挥官考尔中将在这一场事关两国国运的大战中的表现,堪称儿戏。首先来说,他之所以能够担任这一场大战的最高指挥官,其实与他的身份有关。这位中将与时任印度总统的尼赫鲁有着姻亲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争发生期间,这位几乎没有领军作战经验的中将竟然将自己的指挥部设在远离瓦弄将近一百公里的瓦弄机场。在战局不稳之后,也是他首先乘坐直升机撤离此地,最终导致印军第4军整体士气的崩溃。更令人们诟病的,其实还是瓦弄之战的爆发,这一场大战之所以会结束于11月14日,并非是因为战局的考量,而完全是由于这位指挥官大人想要以此作为献礼。为了庆祝尼赫鲁的寿辰,他强行督促各部队于11月14日发动总攻。因为这些原因,原本严阵以待且身经百战的130师将士,竟然完全没有遭遇太多像样的抵抗,就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这也是为什么在统计此次战役战果的时候,印度军队因为士气崩溃而投降的士兵远远多于阵亡士兵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