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场诗词的盛宴,让喜爱诗词的选手在这里进行交流,展现自身的风采,让诗词之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让璀璨的中华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个展现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平台。

在诗词大会上进行点评的时候郦波老师这样说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道题得不到分,没有关系,但它给人生的启迪,我觉得特别重要。苏轼可以做我人生成长的范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给人们留下了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苏轼的伟大和坚强值得人们学习。苏轼一直表现地很是勇敢,很多人就认为苏轼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那么,苏轼害怕过吗?其实苏轼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在遇到坎坷的时候,他也害怕过。苏轼在一生中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了黄州,这是苏轼人生中的重要经历,他从高高在上的一名高官,因为一场变故,成为了一名被看管的罪犯,这样的落差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乌台诗案,朝廷的人来抓他的时候,苏轼和妻子进行告别,苏轼安慰他妻子,说别怕。当行走到了半路上的时候,到了长江的时候,有两次想投江自杀。幸亏押解他的这个衙役,看管的比较严,苏轼两次投水想自杀,都没有成功。如果苏轼当时自杀成功了,就没有后来如此伟大的苏东坡,就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就没有了苏轼留下的不朽的诗篇了。苏轼晚年的时候这样评价自己:“若问平生功业,黄州贵州儋州”。

说心里话,苏轼是我最敬仰的人,苏轼虽然生活在千年之前,但是苏轼的精神和影响一直在,苏轼一直存在于很多人的心中。在我的内心深处就有一个苏轼,每当读到苏轼的诗词的时候,眼前就浮现出了苏轼的身影,为苏轼而感动。苏轼的一生极其坎坷,但是苏轼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一直在抗争,苏轼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精彩的人生。苏轼写下的一首《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深刻地反映了苏轼的顽强精神。我很喜欢这首词,在这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希望从这首词中能够学到一些知识,能够让我们的思想得到净化,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的纯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喜欢这首词的意境,也想经历一下苏轼描写的场景,感受一下这样的氛围。“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人生总要经历风雨,可是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不要退缩,都要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