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东北哪座城市有吃有喝有美景适合旅游,许多人会和你推荐大连。这个位于辽宁辽东半岛南端黄渤海之滨的城市,山清水秀,干净清新,有河有海,如今已是东三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沈阳的我国新一线城市,已发展为东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城,旅游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连历史悠久,存在于6000年前,1899年有了大连之名,别称滨城。由于大连独特的海资源,港口及贸易地位居东北前列,所以大连城市在近代也是饱受外国争夺和侵略。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侵犯大连。甲午战争中,成日俄战争主战场,沦为日俄殖民地长达近半个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走在大连街头,你会看到许多洋式建筑,这和大连历史有关。这些风格,都是国外国家在大连留下的文化和生活印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连出美女,大连产海鲜,大连风景如画,这是每个来大连的人对大连的印象。不过让游客还意外的是,这座东北之城的口音却没那么浓的东北味,仿佛这里生活的大多数人就不是东北人,这是咋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早在百年前,这里是山东人“闯关东”的落脚地。确切说,是胶东人聚集地。直到今天,许多人的口音依然为胶东味而不是东北味。山东人来到大连,代代相传的不仅是饮食习惯,留下的还有永远变不了的乡音。这是这座移民城市对历史最刻骨铭心的烙印。

正如我们每个离家在外的人,即使海角天涯,漂泊国外,依然忘不掉的,还是家乡的方言,胶东人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闯关东,源于19世纪,旧时的关东,指河北山海关城东门起。清朝年间,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民不聊生,为了生存,黄河之畔大批农民携家带口“闯”入东北寻找活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人好奇,从古至今,东北经济比起南方沿海地区并不发达,为何过去大量人口涌入东北而不是下江南,这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在那个年代,受灾地区多为农村,而在农民眼里,地是他们的生命之根,哪里能种出粮食哪里就是宝。而东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黑土地肥沃,因而成为百万人口“闯关东”的主要落脚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料记载,1840年时的整个东北地区人口仅有300多万人,全国人口四亿多。而到了1910年,由于闯关东,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东北地区的大部人外来人口来自于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

而在闯关东之热潮中,山东人平均每年有48万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在东北的多达792万,史上空前。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来自于山东黄河下游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大连作为海滨城市,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即使在贫困年代,也为东北发展最宜居和富裕之地,所以被许多胶东人看中定居下来,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力军。百年来,胶东人用勤劳和智慧改变着大连,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风风雨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大连,已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2016年6月大连宜居指数在全国40个城市中,排名第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大连一定尝尝大连的海鲜,真的是一个鲜。大连特产"海蛎子",当地人尤其喜欢生吃,由此有人还把大连话与海蛎子联系到一起,称“大连话有股海蛎子味”,不知道胶东话咋和海蛎子扯上一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是·图说故事520的原创实拍,严禁转载盗图搬运,每天带给你最新鲜的旅途故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