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作者:坚持飞翔的鱼

一、项目背景介绍

【公司简介】

GDXB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一家大型小家电上市企业,专业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厨房家用电器、家居生活电器、电器配件和婴儿电器用品等几大类产品,并提供市场策略、设计研究、产品实现、模具研究、产品测试认证、量产技术研究、品牌设计7个模块单一或组合的服务, 能够满足国际知名品牌商、零售商“一站式”采购的需要。十几年来,公司一直以制程、成本、交期、质量、服务、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始终专注于全球小家电市场,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多家分公司、员工超过20000人、厂房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大型企业。

【问题描述】

1、公司总裁办运营发展部在一份公司经营分析报告上指出,今年3月份公司整体的“主计划达成率”指标数据较低,而分公司的“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数据却很高,竟然超出了约7%,公司领导对“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的数据产生了质疑,要求薪酬绩效部进行深入调查分析。

2、一直以来,由于公司有7个一级分公司,虽然每个分公司的管理模式大同小异,但是在指标数据统计上,还有不少指标的数据统计口径、流程和范围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考核分公司PMC部的“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经常出现指标数据不能反映分公司真实的绩效水平的情况。

【项目目的】

1、深入调查分析“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数据,找出数据差异和原因,汇报总裁办并提出整改措施。

2、全面彻底地了解各分公司提供“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数据的统计方法、口径和范围等,统一界定和规范该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口径、范围、流程及统计依据等,确保指标数据能够反映真实的绩效水平,以及指标数据在各分公司之间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保证公司主生产计划顺利达成。

二、项目过程与分析

1、成立项目小组

在接到上级的指令后,我们迅速成立了5个人的项目小组,部门经理为组长,绩效主管为副组长,以及3名组员,并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和工作要求。

2、确定调查方案

项目小组成立后,迅速制定了项目调查方案,包括分析方法、调查对象、调查方式、项目进度与计划、调查内容和方法以及具体的调查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3、指标数据分析

(1)指标内容

指标名称:物料配套上线率

指标定义:指PMC部依生产计划,按照所生产产品的计划产量,以每条线每天每单向总装部提供能一次性产出成品所需的足够数量的零配件。因欠料导致生产线停拉或生产计划没有达成的(如生产为半成品的)均计为不配套,数据根据日报表统计。品管验货合格入库后上线发现品质问题不计为配套影响。(注:供应商虽已按时来料但被IQC检验不合格退料、后续补料不及时,及因为二级分公司所提供物料不及时导致生产线停拉或生产计划没有达成的计为PMC部原因。)

  • 计算公式:物料配套上线率=Σ当月来料配套单数÷Σ当月计划生产总单数×100%

  • 考核权重:20%

  • 考核周期:月度

  • 被考核部门:PMC部、五金部、注塑部

  • 数据来源部门:*分公司主计划员

(2)数据分析

在分析比较各种指标数据之前,我们首先分析了公司订单生产交付的各个关键环节,具体如下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中H、I、K、M四个点,分别是公司所要考核二级分公司的“准时交付率”、一级分公司PMC部的“物料配套上线率”、一级分公司的“主计划达成率”及海外营销公司的“出货计划达成率”考核关键点。“物料配套上线率”的考核环节主要集中在图中红色方框内,如果此环节不能达成,那么会直接影响到主计划的达成,以及最后出货计划的达成。

因此,经全面分析3月份产品交付与物料供应各环节的整体达成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各PMC部“物料配套上线率”的实际数据均较符合逻辑及客观情况,3月份交付数据分别为(平均值):出货计划达成率90.09%≈主计划达成率89.43%﹤物料配套上线率96.40%﹤准时交付率(二级分公司)96.65%;并且各一级分公司的主计划达成率均小于其物料配套上线率,且差额也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01X年3月份交付供应链KPI综合分析

注:(1)出货计划达成率=(当月按期出货订单单数÷当月计划出货订单总单数×40%+当月实际出货量÷当月计划出货总量×60%)×100%

(2)主计划达成率=按主计划及时执行的订单数÷主计划订单总数×100%

(3)物料配套上线率=Σ当月来料配套单数÷Σ当月计划生产总单数×100%

(4)准时交付率=准时交货订单数÷应交货订单总数×100%

4、访谈调查结果

经过对公司7家一级分公司的走访调查,发现各分公司提供此指标数据的统计流程与依据基本上与定义的要求一致,但部分公司在数据统计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上有与定义要求有所差别,但没有发现作假或不真实的情况。调查内容总结和分析如下:

(1)各分公司的指标数据计算与统计方式

关于“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的数据计算和统计方式,在保障主计划顺利达成的前提下,主要体现在如何对“单数”和“配套”进行界定,同时也可以通过异常工时来反映物料配套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人员的建议,大致有以下五种可行的统计方式,具体分析对比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各分公司的指标数据统计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差异原因分析

通过指标数据分析和访谈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考核分公司PMC部“物料配套上线率”的实际数据均较符合逻辑及客观情况,也没有发现数据作假等情况,产生数据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总裁办对“物料配套上线率”的界定和统计范围与分公司对该指标的界定和统计范围存在根本上的不一致。总裁办界定和统计的是公司整体上的“物料配套上线率”,包括PMC部、总装部、开发部、产品工程部、品质部、IE部及业务部等所有部门的责任,而分公司界定和统计的仅仅是PMC部/注塑部/五金部所要承担责任的“物料配套上线率”,因此造成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物料配套上线率”目前只考核各分公司PMC部、注塑部及五金部,而分公司整体上的物料配套(保障总装车间顺畅生产)还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如来料不良、产品结构不良、工艺及夹具不良、总装自身装配不良等。下图为今年3月份各分公司平均异常工时及所占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以上比例分析中可以看出,导致异常工时产生的主要部门有总装部、PMC部、品管部、产品工程部及注塑部四个部门,影响所占比例分别为24.22%、22.98%、18.66%、20.84%、5.21%。各部门的影响因素及现有考核指标如下表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分公司各部门对公司整体上物料配套的监控指标还比较欠缺,如总装部对于产生异常工时的原因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加于监控,再如产品工程部目前的监控指标还不够完善,只有BOM准确率的考核,对于因装配不良产生的异常工时没有监控考核。

(2)各分公司提供“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数据的统计方法、口径和范围等,还存在较大差异,指标数据在各分公司之间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项目结论与建议

1、对“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界定标准不一致,是造成总裁办和分公司的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

总裁办界定和统计是公司整体上的“物料配套上线率”,包括PMC部、总装部、开发部、产品工程部、品质部、IE部及业务部等所有部门的责任,而分公司界定和统计的仅仅是PMC部/注塑部/五金部所要承担责任的“物料配套上线率”,这是造成总裁办和分公司的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

2、完善与物料配套(保障车间顺畅生产)相关的其它指标,确保公司整体上的“物料配套上线率”。

通过分析异常工时的产生原因可以得知,目前分公司各部门对公司整体上物料配套的考核指标还比较欠缺,特别是总装部和产品工程部对于产生异常工时的原因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加于监控和考核,需要增加总装部的“异常工时”和产品工程部的“工程图纸准确率”等考核指标。

3、制定《一级分公司“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管理方案》,统一界定和规范所有分公司“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口径、范围、流程及统计依据等。

各分公司提供“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数据的统计方法、口径和范围等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界定和规范该指标的相关内容,可以确保指标数据能够反映分公司真实的绩效水平,使指标数据在各分公司之间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从而保证公司主生产计划顺利达成。

“物料配套上线率”指标管理方案大致内容如下:

(1)指标定义与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指标数据统计方法

指标计算公式:,数据统计方法和口径规范如下:

1)对于计算公式中“单数”的界定,是以每条生产线每天生产的订单数作为统计的“单数”,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 如某一生产线当天生产了M个订单产品,则当天该生产线生产的订单“单数”为M ;

  • 如同一产品订单当天由N条生产线同时生产,则当天该订单的“单数”为N ;

  • 如同一产品订单由同一生产线分为M批(天)来生产,则该订单的“单数”为M ;

  • 如同一产品订单由N条生产线分为M批(天)来生产,则该订单的“单数”为M×N ;

2)对于定义中“配套”的界定,是指PMC部依生产计划(装配计划),按照所生产产品的计划产量,向生产线提供能一次性产出成品所需的足够数量的物料,只要有一种物料没有及时提供,那么整单物料都视为不配套,品管验货合格入库后发现线上品质问题不计为配套影响。物料不配套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 在生产线上由于欠料导致停拉,则统计为物料不配套;

  • 在生产线上由于物料不全生产成了半成品,则统计为物料不配套;

  • 因物料原因导致装配计划多次调整,但仍不能使物料配套,使主计划不能按期完成,则也统计为物料不配套;

  • 由于物料配套原因导致影响并调整主计划,在后续完成该主计划时物料配套,则按两单来计算,前一单计算为不配套,后一单计算为配套;

  • 由于非物料配套原因导致影响并调整主计划,在后续完成该主计划时物料配套,则按两单来计算,两单都统计为物料配套;

3)数据统计范围,仅指责任归属于PMC部欠料问题的数据,物料主要包括自制件和外购件,其中自制件是指二级分公司生产的零部件,包括塑胶件、五金件、电器件等,但是欠料不一定全部划归为PMC部的原因,比如本身就有注塑部的一、三、四及七分公司,塑胶件欠料的责任应划归到其注塑部,再比如本身就有五金部的六分公司,五金件欠料的责任应划归到其五金部。

4)绩效数据为月底考核数据,每月由各分公司主计划员依据各分公司的《生产日报表》来统计,《生产日报表》上的数据由总装部每天根据各生产线所提报的《车间日产量报表》汇总整理而成。

5)绩效数据采集流程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指标考核对象

目前“物料配套上线率”只考核各一级分公司PMC部与部分公司的注塑部和五金部,PMC部的绩效数据反映的也只是PMC部物料供应方面的配套情况。

特殊说明:分公司整体上的物料配套还受到其他部门的因素影响,如品管部的物料误判与品质不良、产品工程部的产品结构不良、IE工程部的工艺及夹具的不良、总装自身装配不良等因素。

(4)相关业务流程

经过查阅公司相关制度和流程文件,将与“物料配套上线率”相关的订单交付业务流程梳理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梳理后的订单交付业务流程

改编自《XB电器“物料配套上线率”调查分析报告》)

我是【HR新知派】的坚持飞翔的鱼,某专业人力资源网专栏作家,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在《人力资源》《企业管理》《中外管理》等期刊上发表了十数篇专业文章,专注于薪酬绩效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十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