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

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

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

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

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

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

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

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

城内景区包含

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七处。

覆盖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4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徽州古城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

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

内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以及斗山街等府城街巷,

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

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

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族文化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歙(Shè)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

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

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

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

歙县位于黄山市东部,

在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

徽杭、屯芜公路在此交会,皖赣铁路穿越而过,

山明水秀、风光旖丽。园林、长亭、古桥、石坊、古塔、古民居到处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

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

也是江南省分割后安徽之“徽”的命名来源。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

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

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

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

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

今黄山市下属的徽州区长期来一直为歙县地治,

于1988年1月划歙县7个乡镇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期精彩回顾▼

万堂砖雕

万堂砖雕

万堂砖雕

你有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