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先声明,小编说的“混”并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混其实有很多不同意思的理解,但是郭子仪是属于那种审时度势,不变应万变。这点在乱世之中尤其重要,郭子仪早年以武举入仕当官,但是并没有得到重用。朝中也没有大官提携,按照正常发展轨迹下去,郭子仪也只是当个小官,碌碌而为罢了,安史之乱却给了郭子仪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临危受命,召集唐朝旧军,成功击退凶狠的叛匪,此后,也迎来了郭子仪的人生大爆发。小编查看新旧唐书,以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郭子仪的评价都是特别好。翻看郭子仪生平事迹时,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如唐德宗时,有位叫做卢杞的官员,陷害多位朝中大臣,居然官至宰相。卢杞和郭子仪恰好处于同一时期,卢杞是位不折不扣的奸人。郭子仪对待这样佞臣,也是毕恭毕敬,甚至有点恭维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卢杞得势之后残害大唐忠良,唯独对郭子仪敬佩有加。这样的做法就很耐人寻味了,郭子仪可是大唐名将,对待这种奸臣应该痛下杀手将他铲除!可是郭子仪明知卢杞是坏人也与他笑脸相迎,言辞之中透露着讨好的意思。这其实从另也能证明,郭子仪他为人处世之道,不与任何人发生冲突。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772年,有人诬陷郭子仪想要反叛。当时身在前线的郭子仪,听到这个消息,衣不解带累死三匹马,跑到金銮殿上,向唐代宗连连磕头,说自己没有任何反叛之心。这点也让皇帝大为宽慰,对郭子仪信赖有加。所以小编认为,郭子仪为人之道其实就是混。各方面都混好关系,对上对下郭子仪就像是个千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总是能找到对待不同人,所采取的交往方式,让他们又高兴,自己也能得到好处。从小编的角度考虑,我认为一员武将,混到郭子仪这样,其实也挺没意思。完全是为了自身着想,我绝不否定郭子仪对唐朝的贡献,他是位千古烁今的绝世名将,但是每个人还有自己的脾气本性。单纯为别人而活,老是思考太多,也不是那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可否认,这种八面玲珑的态度,确实是让郭子仪受益匪浅。郭子仪同时期的将领高仙芝、封常清、李光弼,这些将领作战的本领,比郭子仪只高不低。可是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经常顶撞皇帝和身边的宦官,大多都被委屈至死。所以郭子仪的“混”字诀,能够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下,也能保证郭家落得不错的结局。

参考文献:新旧唐书、资治通鉴

您的阅读是我最大的鼓励,请关注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