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一些关于二战时期的影视剧时,都会发现,里面的士兵们使用的步枪,基本上都是一根烧火棍。就是一根木头上面包裹一根枪管。而木头这种东西,看起来一点都不结实,观感上不如纯金属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大国们造枪都选择木头做枪托,而不用钢铁呢?其实,这种说法也有些片面,当时还是有几种枪是全钢铁的。比如苏联著名的PPSH43冲锋枪,当时为了量产,便用的钢铁冲压而成的枪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纯钢铁的枪,结实倒是很结实,但是却有一个显著的问题,那就是太重了。因为钢铁本身的密度就比木材大,所以枪管是钢铁的,再加上枪托也是钢铁的。士兵们手里拿的就是个铁疙瘩,拎在手中十分沉重,不利于长期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全钢铁的还有个弊端,那就是不适合寒冷天气作战。在东北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冬天是不能用舌头舔铁栏杆的吧?而要是用全钢铁制作枪托的话。到了寒冷的冬天,很容易把士兵的皮和枪托粘在一起,这样一来压根无法打仗了。而且,钢铁到了冬天会变得很冷,压根拿都拿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反观木头呢?它比钢铁轻上不知道多少倍了,士兵们拿到手里,不会太重,也不会太轻。即便长时间背着也不会觉得累。这样很有利于长期作战。同时,木材到了冬天也不会像钢铁那样,拿在手里也不会觉得寒冷。所以,当时的步枪大多选择用木头做枪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全钢铁在当时其实还有个弊端,那就是很贵。钢铁是重要的战略物资。除了美国、苏联这样的土豪,当时其他国家都拼命节省钢铁来多造些武器。所以,一般国家也舍不得将钢铁浪费在枪托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