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期在乌克兰动作频频,先是通过军用卫星对克里米亚俄军事基地进行侦测,后又邀请泽林斯基总统访问华盛顿。美国此举目的很明确,通过和乌克兰建立紧密联盟关系,为继续推进北约东扩策略增加筹码。为此美方不惜“卖血割肉”,再度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不久前五角大楼发布消息称,美国将在安全合作框架内向乌克兰提供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18亿元),以帮助乌克兰获得更多的先进武器装备,并加强其军人的整体素质,为可能到来的俄乌新一轮冲突做好应急准备。

众所周知,虽然乌克兰通过武力解决领土问题的倾向愈发明显,但这不意味着基辅可以直接向俄罗斯发动战争。究其原因,在于本国经济实力欠佳以及军事实力弱小。目前已知的是,乌克兰政府债务高筑,国内失业率攀升,政府连基本的财政运转都很吃力,更何况将有限的财力向军事倾斜呢?可以说,美国此次的军事援助正中基辅“软肋”,不仅可以升级乌克兰军队的武器装备,也可以增强其对抗俄罗斯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而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和乌克兰的军事同盟会愈加密切,双边的共同军事活动会更加频繁,而这也将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扩张空间。目前俄方已经做好了可能的战争准备,除了向克里米亚大规模调兵遣将,部署S-300和S-400防空导弹以及苏35战机等先进武器之外,也将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地区的警戒级别升至最高,并在黑海海域不断派出舰艇部队进行战斗巡逻。可以说,现今的克里米亚已经成为了俄罗斯重要的军事基地,并将承担着抵御美国以及乌克兰进攻的“坚固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述事实可知,乌克兰政府通过武力收复克里米亚地区似乎困难重重,即使已经得到美国的又一次军事援助,那么基辅当局会就此放弃,默认克里米亚归于俄罗斯的事实?显然不可能。尤其对于立志收复该区的泽林斯基总统而言。如果在其任期内,无法兑现实现祖国统一的承诺,泽林斯基可能会和波罗申科一样的命运,被乌克兰民众抛弃。因而无论从个人抱负还是国家历史使命层面,向“分离势力”开刀,向俄罗斯施压,都是其必须执行的政策路线。只是面对强大的俄罗斯,乌克兰似乎胜算不大,但即便如此,基辅不能退却,更不能放弃,这已经不仅仅关系着乌克兰的国家尊严,更关乎着5000万乌克兰人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俄罗斯的强硬扩张策略,不仅仅对基辅当局执政策略构成重大打击,也将对美国、北约的战略部署构成严重威胁。因而可以预见的是,围绕克里米亚争夺战的相关方必将掀起新一轮“厮杀”,甚至也不排除乌克兰冒险对俄罗斯开战的可能,而这也将对当前的欧洲、以及世界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