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这辆怪模怪样的车辆,是英国亨伯FV1620“大黄蜂”(Hornet)自行反坦克导弹,这是专门为空降部队设计的轮式机动反装甲车辆。FV1620“大黄蜂”问世是在1958年,由澳大利亚和英国联手出品。“大黄蜂”与现今的主流自行反坦克导弹有着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那套巨大的双联装可升降发射架上。行军的时候,发射架是降下状态,作战的时候需要手动吊挂2枚反坦克导弹,并将发射架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黄蜂”采用的反坦克导弹型号为“马尔卡拉”,其属于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体积也是非常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尔卡拉反坦克导弹的重量可不轻,达到90公斤,而且尺寸也不小,其长度有近2米、弹径约220毫米,有4片弹翼和X型尾舵,个头堪比现在的轻型反舰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作战前,车组成员要先将“马尔卡拉”反坦克导弹从车内取出,由于不是自动装填,所以需要多名乘员协助完成吊挂导弹的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尔卡拉反坦克导弹采用有线指令制导,射程约3000米,破甲战斗部重约27公斤(为当时世界反坦克导弹中重量最大的),威力可以摧毁当时服役的任何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黄蜂”的底盘由FV1611轮式4x4装甲输送车改装,乘员为车长,导弹操作员和驾驶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黄蜂”战斗重量为5. 7吨、长5.05米、宽2.22米,高度2.43米,动力装置为120马力的劳斯莱斯B60 Mk 5A六缸汽油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黄蜂”行驶时速为64公里,行程约400公里。“大黄蜂”可放置在平台上实施空运和空投,这在当时属于很强大的机动反坦克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黄蜂”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旋火”反坦克导弹系统全面取代。图中可见为了保证空投安全,“大黄蜂”被牢牢的绑扎在空投平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压轴的是“大黄蜂”彩照,可以感受一下升降发射架展开并吊挂2枚马尔卡拉反坦克导弹的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