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还是得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班长骨干多费心,咱们顺顺利利把这次任务完成好……” 6时30分,太阳还没有翻过营房后的山头,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供电兵们吃过早饭,集结出发了。今天,他们将完成最后3座35千伏高压供电线路铁塔的养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了解到,这条高压供电线路从1979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保养得不错,在历次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连长,这次任务结束后我想休假回家看看孩子,不知道接下来有没有其他任务,能不能走得开?”去施工的路上,四级军士长李磊向连长询问下一步工作计划。

李磊是当了16年兵的老班长,原本计划趁休假带全家人去旅游。但是这次供电线路大修工作计划安排得比较满,作为班长骨干,他选择调整休假计划,和战友们一起完成这次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路隐藏在高山密林之中,多个铁塔都建在山头上。当车辆无路可走时,笔者跟随一组官兵携带工具,开始向山头攀爬。山上的植被多是荆棘,长短的刺儿不时扎透衣服和皮肤。

来到铁塔脚下,新兵刘洪胜感慨道:“24米的高度,心里虽然有点胆怯,但我还是特别想挑战一下。”

新兵下连不久,刘洪胜第一次参加训练时,就出现了恐高反应。为了适应高空作业环境,他的训练时长比别人多一些,有时在电杆上一待就是半天,还差点被留在电杆上吃午饭。刘洪胜说:“我觉得每个人都恐高,如果不害怕,只能说明这个高度没有引起心理恐慌,但是当供电兵就是要胆子大。”

从3米、5米到10米、15米,高度一点点增加,刘洪胜也一步步适应了高空作业。这次保养任务,他主动申请上铁塔作业,挑战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把绳子扔下去,拴点干粮吊上来。”临近午饭时间,对讲机里传来说话声,在地面上打下手的冯晨,用袋子装了一些面包和火腿肠,通过对讲机提醒铁塔上的战友“装好了,吊上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队干部甘霖告诉笔者,从做好准备工作到正式开始作业,大概要用一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官兵们常常在铁塔上吃点干粮对付肚子,这样上午完成除锈工作,中午就能刷漆,下午就可以早点收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铁塔脚下,耀眼的太阳让人有些眩晕。蓝天白云做背景,官兵们在高高的铁塔上时而倾斜着身子刷铁塔,时而停下来休息片刻。眺望远方,一节保养过的铁塔与原来锈迹斑斑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战士们重新回到地面,再过一阵子,这条刚刚保养完的线路又将恢复供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凡的供电兵们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在这些琐碎的工作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作者 | 张建、李志勇、肖良福

来源 |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中国战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