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在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肝脏的积极参与。如果肝脏功能保持良好,此时身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制造肝血以及排泄毒素的能力都比较强,才可以有效维护身体健康,以免身体受到损伤。然而,生活中有部分人总是存在不良的习惯,导致肝功能的下降。究竟身体有哪些反复出现的症状,说明肝脏正在求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肝区疼痛

一般情况下,在肝脏没有受到严重损伤时,此时不会有肝区疼痛的不适感出现。这主要是因为本身人体的肝脏结构特殊,上面没有分布神经,因此在出现轻微损伤后并不会有疼痛感的出现。但是,对于反复出现的肝区疼痛,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像常见的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此时肝脏有肿大或者肝包膜已经受到了牵拉,因此才会刺激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局部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这说明肝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需要及时检查,针对肝脏方面的疾病展开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黄疸

在出现明显的黄疸表现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黄疸一般和肝脏或者胆道方面的疾病有着一定的联系。在肝脏受到严重损伤后,此时机体的肝细胞会有变性,坏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就会有大量的胆红素释放到血液中来,导致黄色化合物的大量生成,身体就会有明显的黄疸表现。

像常见的脸部肤色萎黄,眼白发黄,尿液如茶色,粪便呈现陶土样等都是黄疸的常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异常,说明肝脏在求救,不可大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第一时间针对肝脏方面疾病展开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厌油腻

一般正常人不会出现厌油腻的情况,除非一次性进食太多高脂肪食物,才会出现对油腻的食物感觉到没胃口,反胃等症状。而当肝脏出现病变后,此时肝脏促进胆汁分泌的能力下降,体内分泌的胆汁量不足,就容易导致人体的消化系统受到影响,出现胃口下降,厌油腻等表现。这些都和肝脏方面的异常有所关系,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治疗措施了。

综上所述,在出现以上三个症状后,需要及时就医了,可能是肝脏发生病变后的信号,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改善肝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