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弱视治疗,年龄越小,治疗几率就越高,最佳治疗年龄在3岁~6岁(学龄前),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则会造成终身“视力残障”甚至有效失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弱视是儿童普遍的一种眼疾,最明显的是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0.8者,

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

作为家长的你对弱视的了解有多深,是否有踩在治疗弱视的雷区上?

雷区一:孩子小,长大些再治疗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有弱视了,但是担心孩子小,治疗过程害怕孩子受伤,想让孩子长大点再治疗。殊不知错过了孩子最近治疗弱视的时间。

弱视治疗,年龄越小,治疗几率就越高,最佳治疗年龄在3岁~7岁(学龄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则会造成终身“视力残障”甚至有效失明。12岁以后恢复的几率则很小。因此家长不要因一时的心软而造成孩子一生的遗憾。

雷区二:无需时时刻刻戴眼镜

弱视孩子需要戴眼镜进行治疗,但是孩子好动不喜欢戴眼镜,家长不但不阻止,任由孩子不戴眼镜。家长觉得无需时刻戴镜,只有在学习的时候戴镜就行了。殊不知影响了孩子的治疗情况。

对于弱视孩子而言,戴眼镜是为了能正常使用眼睛,让弱视的眼睛正常使用,如果不戴眼镜会加重弱视的发展。

雷区三:视力正常后,无需再戴镜和训练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视力恢复了就万事大吉,无需再进行戴镜和训练了。这样做容易导致孩子再陷入弱视中。

当孩子视力恢复的时候也要定期检查和继续戴镜训练,这是有利于孩子视力的稳定和改善。

在孩子弱视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要鼓励孩子治疗,安抚孩子不安的情绪,还要对孩子进行监控。因为孩子的年纪小,自己克制的能力差,所以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动态。定期进行复查,直至完全矫正到正常视力。

如果你的孩子还在被弱视困扰,欢迎评论区留言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