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肿瘤频道”关注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景介绍

Polatuzumabvedotin(Pola)是首创的抗体偶联药物,可特异性地靶向B细胞表面的CD79b蛋白,已在复发/难治(R/R)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2019年6月1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加速批准Pola联合本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R/R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

在今年的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ICML)上,研究者报道了一项无化疗药物的新三联方案:Pola联合靶向CD20的人源化抗体obinutuzumab(G)以及来那度胺(Len)在R/R滤泡淋巴瘤(FL)患者中的中期分析结果。该项单臂开放标签Ib/II期临床研究结果提示,新方案可增强R/RFL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应答(GO29834,NCT2600897)。

患者入排标准

纳入标准:≥18岁;R/RFL(1、2、3a级);至少有1个病灶≥1.5cm;CD20阳性;ECOGPS0-2;

排除标准:3b级FL;之前接受过异体干细胞移植;研究开始前100天内接受过自体干细胞移植;血液、肾肝功能不全;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

研究设计

在诱导治疗期间,28天为1个治疗周期,共进行6个周期;Pola和Len采用剂量增加方案,而G采用固定剂量方案;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的患者接受后续Len和G的维持治疗。该研究同时确定了各药物在临床2期试验时的推荐剂量。主要研究终点为:诱导治疗结束时的CR率(具体研究设计见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研究设计

该研究共纳入了52例患者,其中18例患者纳入疗效评估,52例患者纳入安全性评估(表1)。入组患者先前接受过≥3线治疗及对前一次治疗抵抗的比例较高。

表1疗效和安全性评估人群的基线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对前一次治疗抵抗定义为患者对治疗方案无响应或在治疗结束6个月内发生进展或复发。

研究结果

▍新三联方案为患者带来高达67%的CR率(表2)

中位随访时间为16.6(3.2-25.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未达到;

12个月的PFS率高达90%。

表2患者缓解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INV:研究者评估;IRC: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

13例患者和22例患者由于缺少骨髓活检而降级;31例患者CT检查显示为PR,但未做PET检查

▍患者缓解持续时间最长>21个月,仅有2例患者发生疾病进展(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患者缓解持续时间

▍新三联方案的安全性与各自药物安全性一致

75%患者发生≥3级不良事件(AE):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6%)、血小板减少症(17%)、贫血症(12%)和感染(12%)最为常见(表3、4)。AE导致来那度胺的剂量降低和中断治疗的比例分别为31%和52%;发生1例5级AE(疾病进展后接受后续治疗时发生感染性休克)。

表3所有AE发生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4所有3-4级AE发生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在本项研究中,Pola-G-Len方案诱导治疗结束后CR率高达67%,提示在靶向CD20和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的作用下,联合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Pola)可为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CR率较现有的R/RFL的治疗方案高(之前AUGMENT研究提示,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FL患者的CR率为34%,PFS为39.4个月)。且安全性评估结果提示,新三联方案的安全性与各自药物已知的安全性一致。

该方案为R/RFL患者点亮了治疗前景,但仍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确证。随着新药和联合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及对靶向和免疫治疗机制研究的深入,R/RFL患者的治疗有望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