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伯温自小就展露了过人的天赋,他天资聪明。特别是他看书的速度,说是一目十行也不为过。他的家人也对他抱了很大的期望,刘伯温也确实没有辜负家人对他的期望,12岁的时候他就考上了秀才,一时间轰动了当地,被称为神童。刘伯温17岁的时候,觉得自己不能做井底之蛙,于是便决定外出游学。刘伯温并不是大家心中的书呆子,他所涉及的领域很多,就连冷门的天文地理,他都情有独钟。刘伯温凭着自己刻苦的精神不断的探索学习很快,他的名字就被世人熟知,甚至有人把他和诸葛亮相媲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伯温23岁的时候进京赶考一举得中,当时的元朝已经开始有了混乱的现象,于是他便辞官回乡了。他这一走就是三年,三年之后他接了元朝的封赏任命高安县丞的职位。刘伯温在位期间公正不阿,执法严厉,对于一些不法分子采取积极的手段打击,并对一些官员展开了一番整治,刘伯温的名声在民间再次传开,百姓们对他更是感恩戴德。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带着自己的队伍已经拿下了南京,朱元璋在听到刘伯温的大名之后,便亲自邀请他去做自己的谋士。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番势力,有了刘伯温的加入,更是增强了朱元璋的实力,在很多事情上朱元璋都会去咨询刘伯温的意见,并且会跟他一起探讨未来的发展局势,可是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倚重和偏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伯温还没有加入朱元璋的阵营时,朱元璋最重的是他的那些老乡们,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刘伯温是外来者,最看不惯他的就是一个叫李善长的人。朱元璋成为皇帝,其中少不刘伯温为他出谋划策,他的功劳自然是不言而喻,所以朱元璋成为皇帝过后对刘伯温非常的好。与此同时,李善长的发展前景也是很好的,他们两个人都是开国功臣,但如果说谁更好朱元璋的欢心。刘伯温自然是比不过李善长的,也正因为如此,李善长升官的速度比刘伯温快很多。李善长在朱元璋面前一副宽容大度的模样,实际上他的心思非常的歹毒。只要朝廷中有人威胁到他,李善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对方铲除,而刘伯温就是他的眼中钉。对于此事,朱元璋心里也非常的清楚,但是他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两人相互牵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善长如此针对自己,这让刘伯温的心里非常的不痛快。他奈何不了李善长,但是却能整治李善长的党羽。李善长有个亲信叫做李彬,这也不是什么好鸟。在朱元璋一次外出中,刘伯温就以李彬贪赃枉法的罪名将他逮捕了,之后拿出种种罪证献给朱元璋,朱元璋看后非常的生气,要知道朱元璋是一个非常讨厌的贪官污吏的皇帝,所以朱元璋当时就下令处死了李彬。李善长痛失轻信,又没有朱元璋为他撑腰,所以他只能等朱元璋回来。朱元璋回来之后见两人斗的不可开交,可是朱元璋并没有过多干涉。刘伯温心里明白,如果朱元璋出手的话,那他一定不会帮自己的,于是就决定回家养老。杨宪接任了刘的职位,他为了搞垮李善长不断的搜集他的罪证献给朱元璋,刚开始朱元璋并不在意,但是随着李善长的罪证越来越多,朱元璋也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的李善长处境很危险,但是在刘伯温与皇帝的一次对话中,他的处境得以扭转。朱元璋问刘伯温,谁比李善长更适合做丞相?刘伯温让皇帝自己做决定,可是朱元璋还想再试探他一下,于是又问杨宪怎么样。杨宪是他自己的人,他心里知道皇帝多疑,于是就否决了杨宪,朱元璋又试探的说了一个人的名字,他也说否决了。后来皇帝说那只有刘伯温可以胜任了,于是他说虽然以自己的才能可以胜任,但是自己嫉恶如仇,所以请皇帝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的阅读是我最大的鼓励,请关注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