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有爱有依靠,才是孩子向往的生活

都说看《向往的生活》会不知不觉地被感动到,在热播的第三季里,尽管嘉宾来了很多,看点也多了起来,但黄磊老师和张子枫的互动依然是最暖心的感动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话一出,很多观众都觉得特别感动,觉得家长对孩子的感情果然是世上最永恒的泪点,充满着关心和爱。

其实,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一生都将走在育儿的路上,不管孩子长到多大,在他们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

而我们的父母也都是凡人,初为人母或人父,总会有犯错或不小心失控的时候,被情绪掌控,进而做出伤害孩子的行为,也不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面对问题,像黄磊那样的正向养育是很好的养育方式。这种方式,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安全与信任的环境,让父母成为值得孩子信赖的大人。尤其是在孩子年纪尚小的时候,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身后是有所依靠的,从而才能鼓起勇气,去探索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未知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磊的女儿多多钢琴比赛获得五个一等奖再一次冲上热搜,这又一次印证了黄磊夫妇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是多么成功,孩子们在爱中长大,并没有变得懦弱懒惰,相反,黄多多不但人格健全还优秀到闪闪发光。

02

那些大家口中的“天才”,他们经历了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那个12岁就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天才”。

1996年,12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成为全校年龄最小的学生。

17岁,他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offer;

31岁,他晋升为哈佛大学正教授;

33岁,他获得2017年科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

这世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天才”的背后,也有我们不了解的故事。

二年级时,尹希常常拿着书一待就是一整天。她妈妈感到好奇,于是就过去看,这一看,竟发现尹希手里拿的是一本大学的微积分课本!妈妈认为尹希的基础还没有打牢,便收了书,不允许他看。可小小的尹希很喜欢,就趁妈妈不在家,又偷偷地把书翻出来继续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岁半的时候,尹希考入北京八中少儿班,那里注重因材施教,学业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学校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哈佛的一年寒假,教授布置了任务量巨大的作业,因为实在太多,便告诉学生能做多少是多少,尽力而为。可尹希拿到作业便一头扎了进去,常常一做就到凌晨两三点,乐此不疲。开学后,当大家都在讨论做到了多少页的时候,尹希把作业全都交了上去,震惊了教授和全班同学。

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爱才是坚持的永久动力。

除了过人的天赋和智商,尹希成功的背后,就有他自己对物理的喜爱、坚持、付出,以及家长对他的因材施教。

没有被逼式的高压学习,那反而会让他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没有父母的过多干涉,他的童年是自由而快乐的;

没有我们以为的“书呆子只知道学习”,尹希的同事纷纷表示私底下的尹希幽默风趣,会参与各种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尹希,早已成家立业,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谈起育儿,他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认为他们“应该有更多自由发展和选择的空间”。

“我不会专门培养我自己的孩子,我觉得很多中国的家长培养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我只想女儿快乐地生活,想做什么是她自己的事。”

足够的社交时间、平衡的生活、孩子的全面发展、快乐成长,这才是好的育儿。

03

“虎妈狼爸”的育儿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孩子

同样被誉为“天才”的郎朗,就没有尹希那么幸运了,郎朗的童年伴随着“狼爸”的高压式管教和激烈的冲突。

他们的抱负受到挫折,于是他们不由自主地将他们的希望嫁接在我身上。

“你必须一个错都不能有,一个都不行。”

郎朗10岁时,父亲专门辞了工作带着他去北京求学。从此,“第一”便成了他父亲对他的唯一要求。在北京,郎朗称自己的那位老师是“发脾气教授”。

她对我表达的唯一情绪是失望。

“你这琴弹得像个到最后自杀了事的日本武士。”

“你这琴弹得白开水一样,一点味道都没有。你得弹起来像可口可乐一样。”

“没有中心,没有音乐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郎朗后来道:

“事实上,我后来了解到,发脾气教授当年的钢琴老师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教她的。”

当发脾气教授决定不再教郎朗时,郎朗的父亲几乎陷入了绝望。

“你是个骗子,你是个懒虫!你太不像话了。你没有理由再活下去了,一点理由都没有。……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了我的生活!你妈为了你拼命干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每个人都指望着你,你倒好,回来这么晚。老师不要你了,你还不练琴,你还不照着我说的去做。你真是没有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即便现在就死,也不要生活在羞辱之中!这样对我们俩都更好。首先你死,然后我死。”

父亲逼迫他吃后来才知道是抗生素的药片,吓唬他如果不吞药片就跳楼。吓坏的郎朗开始用拳头砸墙壁。

我想要把双手砸成肉泥,把每根骨头都砸断。我用手猛击墙壁,就像拳击手猛击对手的脸。

他跑过来,搂住我,开始抽咽起来。

“停下来!”他不断地重复着,一边把我抱进他的怀里。

对父亲的恨意让郎朗一连3个月没有碰钢琴一下。后来,在郎朗的沈阳老师朱教授、摆菜摊的韩叔、北京合唱团的孩子们的帮助和感动下,郎朗才开始重新弹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应该庆幸,郎朗父亲的“狼爸”式教育没有完全抹杀掉小郎朗内心对弹琴的喜爱;我们应该庆幸,小郎朗的坚强和勇敢帮他度过了伤痕累累的童年;我们更应该庆幸,所幸小郎朗心里那时的目标也是获得第一,和父亲的目标重合一致。

因此,我们才没有错过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家。

回想起来,郎朗的父亲也说:

“郎朗的成功,不值得效仿,也不可复制。”

因为他或许也意识到了,自己为儿子提供的原生家庭是伴随着伤害的,而且,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将用一生治愈童年。

04

别让管教,成为伤害:孩子的情绪创伤会影响他的一生

“爱包含着照顾、责任、尊重与了解……如果缺乏尊重,责任很容易变为控制和占有……照顾和责任如果不以了解为引导,就是盲目的。”

——人本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

1.童年承受的“恶性压力”不会让孩子更强壮,只会伤孩子更深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咨询博士留佩萱在《快乐养育法》中提到,在恶性压力的环境下,孩子会时时保持警戒,就像身上绑了一颗不定时炸弹。恶性压力会让孩子无法面对并处理情绪,当情绪来临时甚至诉诸激烈的方式来麻痹自己。

2.童年创伤的印记,会伴随孩子一生

成年后,他们可能会认为童年早已过去,但其实并没有。童年经历会影响他们成年后如何看待、解读事情,如何面对压力与挫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以及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

3.孩子的脑发展顺序:从情绪脑到理智脑

所以,父母们需要注意,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管教方法都会决定孩子到底是使用上层脑,还是下层脑;是去积极解决问题,思考、计划、调节情绪,然后处理问题,还是在冲动下做决定,用剧烈的情绪或行为响应发生的问题。

4.童年遭受的负面经验越多,长大后出现身心健康问题的概率就越高

没有人在完美的家庭中长大,童年遭受的负面经验越多,长大后出现身心健康问题的概率就越高。

5.大脑是可塑的,一生中都可以被改变

过去的童年负面经验或许改变了你的大脑,影响着你在无形中复制亲子关系,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这样一辈子定型了。你还有机会改变,建立新的大脑神经回路,用不同的方式生活,以及教养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长过程中,如果我们只要求孩子“听话、成绩要好”,那么,我们又怎能要求孩子一成年就立刻可以独立自主、批判思考、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与挫折,还能找到自己的专长与兴趣?

唯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长大后才有能力好好爱别人。这样的孩子,一定是童年快乐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才能发展出健全的人格;而拥有健全人格的快乐孩子,要比人格不健全的聪明孩子更有竞争力。因为他们,才更具备全方位的综合能力。

[今日荐书]

《快乐养育法》

3000万家长感动推荐!除了做虎妈狼爸,你还有更温柔的选择。高压式教育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大J小D、小土大橙子、林小暖、陈小舒都在提倡的人格发展式育儿之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咨询博士留佩萱温暖之作《快乐养育法》,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赠书福利

【参与方式】:关注“合肥市图书馆”公众号,在本文底部留言转发,你想得到赠书《快乐养育法》的理由,走心的留言会被合小图精选上墙,获奖者将获得该赠书一本。

【获奖方式】:合小图在微信公众号抽取三名最走心的留言给予赠书奖励,请大家一定用心留言哦~

【公布方式】:微信将于6月27日公布获奖结果,以留言回复形式告知。同时,获奖的幸运儿按如下格式“姓名 地址 号码”,在本文下方留言。

小伙伴们赶紧留言分享起来,留言点赞数高的更容易被抽中哦!

与君悦读

一夜之间,为何朋友圈都在转发屠呦呦?

清华北大复旦招生宣传片曝光,看完哭了…孩子不想读书就给他看

宜宾地震最新消息!(内含避震知识)

高考后地位一落千丈!儿子要吃鸡蛋饼遭拒,亲爹:你是熊猫变狗熊

中国近代史“第一学霸”,有十三个博士学位,会九国语言

你的活动

来合图过暑假,2019年合肥市第十一期非遗暑期免费培训班来啦!!!

诗情画意|荒漠上的胡杨

2019年第四季合图阅读包开幕式来了!

合小图荐书|如父如子

新书推荐|不想讨好全世界

遇见合图

不只是遇见温暖

遇见你

不只是遇见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