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琰琳·

本文首发小十点(ID:sdikid

前两天,山东一位5岁萌娃意外在网络走红。

视频中,小萌娃被教练训哭,即使这样,也要坚持把训练做完。

她挂着泪珠坚持打球的样子让网友们心生怜爱,纷纷为她点赞。

小萌娃哪怕被训哭也要坚持练习的精神,还不禁让网友们把她和日本乒乓球国手福原爱联系了起来。

日本富士电视台曾用3000多盘录影带追踪拍摄了福原爱从4岁到28岁的全部成长历程,剪辑制成了一部纪录片。

其中一个情节让人记忆犹新:

不到6岁的福原爱有一次训练十分不顺手,着急地哭了出来,可即使哭得浑身一抖一抖地连气儿都喘不上来,福原爱依旧坚持练习,坚守着和妈妈曾经定下的“绝不中途放弃”的约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小年纪的福原爱无论如何都不肯放弃的样子让摄制组吃惊不已,他们似乎看到了福原爱定能成就非凡的可能,于是决定坚持跟拍,这一拍就拍了半个世纪。

福原爱的人生走向,果然如同摄制组所预料的那样。

如今还不满31周岁的福原爱事业成功,爱情甜蜜,儿女双全,家庭事业双丰收,被一众网友艳羡地称作“人生赢家”。

福原爱和那位5岁萌娃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能力,正是高逆商的表现。

心理学上表明,与情商、智商相比,逆商更是衡量个人人生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在孩提时代就培养逆商的人,在成年时比别人更加幸福和快乐。

换句话说,20年后幸福的人,注定是从现在开始就被家长培养出高逆商的孩子。

虽然,现如今很多父母也意识到了逆商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而悲哀的是,很多父母对子女的逆商教育,都做错了。

发展心理学博士、育儿专家陈忻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陈忻有一次遇到了一位30多岁女子的求助。

女子的妈妈是挫折教育的坚定实施者,30多年来一直津津乐道自己的这个育儿良方。

而实际上,她母亲所谓的挫折教育就是人为地给孩子制造些障碍,严厉对待,极少表扬和肯定,永远在批判孩子,导致她30多年来一直饱受心理折磨,做不到自我肯定,对自己极其缺乏自信。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话:

现在的小孩儿就是太顺了,没经历过什么挫折,让他吃点苦头,自然就好了。

我们就是对孩子批评得太少了,所以小孩儿一点批评都受不了!

我家孩子的生活太顺风顺水了,所以,暑假我必须送孩子去吃苦夏令营锻炼锻炼。

......

很多父母片面地认为,要培养孩子的逆商,就是人为地给孩子多制造些挫折,多提出些批评。

而实际上,培养逆商的重点不在于让孩子遭受了多少次挫折,而在于遇到挫折后正确的面对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的挫折教育,也不是给孩子制造挫折,而是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孩子经受的挫折不够多么?并不是!

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正在玩儿的球滚到沙发下面自己却拿不出来,刚咬一口的雪糕掉到了地上,心爱的气球被风吹上了天,这些都是挫折。

我们根本不必煞费苦心地创造挫折教育的机会,生活中其实处处充满着这种看上去鸡毛蒜皮。

而实际上转瞬即逝、无比珍贵的教育机会,孩子的逆商正是在这一点一滴中培养出来的。

父母在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不让孩子去打毫无准备之仗;

通过父母的支持、引导,形成抗挫折能力,这才是培养孩子逆商的真正核心。

孩子怎样面对挫折,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前两天有个新闻让人痛心不已。一个9岁的男孩,因为撞碎了学校的玻璃,留下一封遗书之后,从17楼跳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遗书中短短一句话,道出了自杀的真相:我知道要(被)惩罚。

我不知道父母到底会怎样的惩罚孩子,才会让孩子宁愿跳楼也不愿意告诉爸爸妈妈。

但我知道,如果父母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错误和失败,孩子根本不可能拥有强大的逆商。

有研究表明,有些孩子害怕错误、害怕失败,往往是在5-9岁期间受父母的影响。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犯错误,就迫不及待地直接指出来,甚至惩罚、责骂孩子。这就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错误是可耻的,犯了错是可怕的。

一旦孩子对错误或者失败有这样的认知,孩子就无法面对挫折和困难。

而家长对孩子情感上的支持,接纳孩子的失败,给予支持和鼓励,才是孩子学会战胜挫折的底气。

福原爱的纪录片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

福原爱在输掉了一局比赛,哭着去找妈妈,妈妈心平气和地对她说:

没关系,打起精神不要哭。来看一看这是什么?

说着翻开福原爱的小手掌。

原来,手掌里写的是福原爱和妈妈的暗号:集中、时机。

妈妈接着说:“别哭,好好打球,集中精神,看准时机主动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到妈妈鼓励的福原爱,像换了个人似的一下子扭转了局面,看准机会频频扣杀,取得复赛胜利。

另一位小球员,输掉一局比赛时也是哭着找妈妈。

而妈妈先是打了他一下,然后说:“人家都在看着,还哭,真不敢相信。自己不好好练习有什么办法?”

然后推了他一下,说:“人家都在等着呢,等你呢,听见没?你是要弃权么?”

小男孩哭哭啼啼地跑上场,最终还是输了。

对比两位妈妈的做法,高下立判。

从科学角度上说,儿童负责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的大脑前额叶发育较晚,要到20多岁才能成熟。

因此他们调节情绪的能力不能和成人相提并论,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是一副消沉丧气的模样。

这个时候,尤其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如果父母把困难丢给孩子不管不顾,冷眼旁观,痛心疾首地批评孩子抗挫折能力差,甚至还要给孩子泼冷水,责怪孩子,那孩子非但不会有跨越困境的底气,反而更加消极。

父母还要给孩子思维方式上的支持,让孩子变通思路,不钻牛角尖,把关注的重点放到“如何解决困难”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孩子经历比赛失败、丢了心爱的物品的小挫折时,家长可以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逆商教育,让他们想一想:

我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什么?接下来,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只有给予孩子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全方位的支持,孩子才能不断提高逆商,具备应对挫折的勇气和策略。

梁启超曾说:“天下无必成之事,而有必败之事。”

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必定会遭遇挫折。

有意锻炼孩子在困难前以乐观心态面对、勇敢寻求解决办法,那么孩子就会拥有提前排练的机会。

在真正的困境面前镇定自若,而不是手忙脚乱,一蹶不振。

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请安慰他、鼓励他,让他接纳失败、心怀希望;

当父母遇到挫折时,请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泰然处之、积极应对,做他们攀登人生高峰的向导。

当他们成功登顶时,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超然和霸气,就是在展示着自己作为成功者的幸福和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琰琳,曾供职于媒体,多平台亲子心理专栏作者。山东大妞,6岁宝妈,信仰爱与自由,愿与孩子共同成长。本文首发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