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命能量,都是有限的。人的理论寿命,是120岁,这已经成为常识。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活到这一年龄,其原因当然是,生命能量消耗过快。如果生命能量的消耗,是在纸面上,大家一眼就能看见,自然就能会主动节约。

就像你有多少钱,看看自己卡上的余额就知道。知道自己钱不多,就少用,这样不至于透支。生命能量的消耗,当然有体现在明面上的,与你使用身体的程度有关,你过分的使用身体,能量消耗自然加快。过度用眼,视力下降,过度用耳,听力下降。这是明面上的,人人都知道。

但生命能量的消耗,却还有比较隐蔽的方式。至少有2种方式,比较隐蔽。第一是,消化食物。人吃食物,原本是为了补充能量。天底下,没有无本的买卖。舍得舍得,要得必须先舍。这是宇宙基本的交换法则。食物里的能量,是食物的,不是人的。人想提取食物中的能量,必须先消耗一部分自己的能量,充分的加工食物,才能将食物能量提取出来,为人体所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个例子。我们怕冷,要烤火,因为火有热量,这个热量给到人,人才不会冷。那你烧火需要燃料,要把燃料先点燃。怎么点燃呢,需要有一点引火。没这个引火,燃料烧不起来,也就没有火,人就享受不到火的温暖。

这个引火,不是来源于燃料,必须是你自带的。身体加工食物,本质上就是食物的低温氧化燃烧,然后释放出能量,这个初中化学已经告诉我们了。这个燃烧过程,同样需要引火。没这个引火,食物的能量,不能被加工出来。

身体加工食物的引火,古代医家称为真火。这个真火,从生命诞生开始,其总量就是固定的。你用得越多,消耗得越快,生命能量自然就更早的用完。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你在吃饭,饭也在吃你,吃的越多的人,走的越早。

身体加工食物,既是生产能量,也是在消耗能量,要做到的是,收入远大于支出,因此提高身体加工食物的能力,非常重要。理想的情况是,吃的少,而生产的能量多。不理想的情况是,吃得多,而生产的能量少。这就是消化不良。大部分人,都存在隐性的消化不良,自己不知道而已。

如果能够做到,减少身体用于消化食物的能量,那么身体的能量,会得到良好的节约。现在人喜欢吃夜宵,喜欢大鱼大肉,喜欢不停的吃零食,喜欢各种风味食物,极大的加重了脾胃负担,身体的很多能量,被用于无止尽的消化食物上面。

强调一下,消化食物,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不少人有感觉,你一个星期前吃了某种东西,一个星期后打个饱嗝,还有那个食物的味道,这说明那食物,并没有真正的消化。按照此完全消化的标准,据老道医介绍,一两猪肉,身体需要15天才能完全消化它们。同样的,一些化学药物,身体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完完全代谢。这期间,一直在偷偷的消耗身体能量。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身体消化食物,是比较隐蔽的能量消耗方式。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每天吃2餐,也是一种思路。文章下方有位读者留言,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是一天两餐,感觉自己身体蛮好。现在被身边的人反复劝说,跟着别人一天三顿,反倒觉得身体没那么好。

不管你一天吃多少餐,也不管你喜欢吃什么食物,只要你心中非常清晰,消化食物,也要消耗身体能量,用此观念作为指导思想,用心观察和体会,吃不同食物和餐次之后的身体变化,时间长了,自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食谱。

节饮食以养胃气,少荤而多素,少吃而多嚼,是比较可行的思路。为了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还需要增强人体的循环能力,即需要一定量的运动,以轻强度、节奏舒缓、较好平衡的运动为主,运动时间不能太短。快速运动、剧烈运动,在大幅改善循环能力的同时,也在大量消耗身体能量。养生以不伤为本,这类运动,不符合这一标准。

不但加工食物,需要消耗能量,呼吸同样也要消耗能量。不信的话,你快速的深呼吸试一下,要不了一刻钟,人就会觉得很累。消化食物,呼吸空气,吸收水分,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人们总是在说,要小口喝水,呼吸要柔细深长,就是为了提高吸收率,减少能量消耗。

一句话,任何外来的东西,进入身体内,身体要处理它们,自然会消耗能量。这种能量的消耗方式,比较隐蔽,除非引起身体的明显不适,不然很难发现。养生,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律,叫做存无守有,对于那些看不见的,也很难感觉到的,事物或规律,不要忽视它们。它们在隐蔽而持久的影响我们。

除饮食之外,心理活动,消耗生命能量的方式,也非常隐蔽,也难以及时发现。人的120岁理想寿命,怎么计算出来的,有多种计算方式,其中一种是,根据哺乳动物的实际寿命,推算而来。哺乳动物,可以活到寿命的正常值,人类为什么不行呢?原因比较多,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人有过于复杂的心理情感和意识活动,这种意识、心理,极大的消耗身体能量。

病因情起,情轻病轻,情深不寿。性格好,疾病跑。怨伤脾,恨伤心,忧伤肺,怒伤肝,恐伤肾。暴躁会存在子宮里,压力会存在肩颈里,郁闷会存在乳房、肩胛骨縫里,委屈、纠结会存在胃里,思维太敏感皮肤易过敏,情感压力会存在背部,行动力差会存在双腿里,太吝啬会便秘,人体是台精密的仪器,精神决定物质躯体。

越是心理平静的人,就越是有力量,越是比较情绪化的人,就越是不堪一击。因为他们的能量,早已被糟糕的情绪消耗掉了。不必要的忧虑、憎恨、恐惧、猜疑、和愤怒,会浪费很多能量。是将宝贵的生命能量,浪费在糟糕的情绪上,还是用它来维护我们的健康,创造有价值的事物,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

养生以不伤为本,明处的伤,我们都能看见,暗处的需要我们留心,不可伤于食,不可伤于情。做好此两条,即可不至于大伤。如果还要深入,下面这段话,是古代养生家的经典归纳,能做几条是几条: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匀胎息以养肺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本文由身体自我修复研究者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