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 焦 口 碑 榜 *

List of Films

策划 | 深焦编辑部

本期统筹 | bastard

本期编辑 | Pury

上海电影节即将闭幕,就笔者今年的观察,虽然某些场次还是有冲突发生,但上影节观众的整体观影礼仪在逐渐变好,某些因为邻座不文明行为而做出类似大声呵斥举动的观众是不是影响了更多观众呢,这些事情都值得我们思考。电影节最后给观众留下的记忆,无非是在影院这个空间内电影带来的触动,像是《悲惨世界》散场后变得粘滞的脚步和《痛苦与荣耀》后长达数分钟的集体鼓掌。

继续将注意力放在影院空间,18年后,《千与千寻》终于登陆中国院线,在大银幕之上重温,必将得到新的感动。同一天登陆院线的是另一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4》,这一系列每一部都相较之前有着新意,作为老少咸宜影片也脱离了幼齿化,简直可以称霸动画系列片了。6月27日,在香港和台湾,本届戛纳金棕榈《寄生虫》即将公映。剧集方面,BBC政治色彩浓厚的某剧第一季已经更新完毕,虽然此剧抓马不断,但一不小心,它描写的未来岁月就有可能是我们这个正在下沉世界的未来,而我们每个人都会是幕后推手。

本期口碑榜上榜两部电影,第一部是宫崎骏同时斩获金熊和奥斯卡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第二部是哥伦比亚导演西罗·格拉2018年入围导演双周的《候鸟》,因前作《蛇之拥抱》名声大噪,他在此片的类型尝试是否奏效呢?

本期口碑榜情况如下,霸榜八周后,《夜以继日》终于被超越,取而代之的是影片《无主之作》和《你的鸟儿会唱歌》,这也是口碑榜首次出现并列第一的情况。《撞死了一只羊》和《谁先爱上他的》遗憾下榜,上周新片《我们》和《高潮》分别是13和11位,成绩一般。本周的口碑榜就介绍到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新片

千与千寻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导演: 宫崎骏

编剧: 宫崎骏

主演: 柊瑠美 / 入野自由 / 夏木真理 / 菅原文太 / 中村彰男 /

类型: 剧情 / 家庭制片国家/地区: 剧情 / 动画 / 奇幻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9-06-21

片长: 125分钟

观看状态:院线上映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96/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4.8 /5

IMDb: 8.6 /10

豆瓣:9.3 /10

深焦评分84 /100

圆首的秘书,首届深焦影评大赛冠军,小津电影爱好者

100+/100

一直不明白《千与千寻》为什么会拿金熊,不是不明白这个“金”,而是不明白这个“熊”,直到这几天重看才明白宫崎骏为什么要去找黑泽明对谈,也终于才发现这部电影社会批判性有多强,包括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的异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甚至还有被遗弃的历史幽灵……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泡沫”中:既是一个超现实的怪力乱神的世界,也是停滞在90年代经济泡沫中的影子世界。千寻仍旧需要面对现实,令人安慰的是,她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锻炼与勇气。我们以前总是说,《千与千寻》这样的电影,可以有一万种理解方法,但其实并不是,如果拒绝体认这种对现实的高度介入,并由此产生的复杂语汇,那中国动画恐怕永远停留在奇技淫巧阶段。

宋远程,京都大学电影学硕士在读,电影爱好者

95/100

许多年后,当自己也到了salary man的年纪,看到冷酷的工作伦理,极权下诞生的怪胎,膨胀的欲望又是如何湮灭。海,铁轨,小屋,朴素的手工如同魔法。乡愁栖息在灯火阑珊的原风景,而个体则由私有的记忆浇筑而成。也许无论什么年纪,看《千与千寻》都会有不同层面的感悟,依托于环境、社会,宫崎骏讲的终究是“人”的故事。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90/100

对于这部动画,无需多言。它是太多人的“启蒙”之作,也是我最爱的一部宫崎骏。希望大家都去大银幕前,再体验一次这部曾经刷新童年想象力的电影吧。

肥内,《秋刀鱼之味》研究者

50 / 100

孤独怯懦但欲求无限的无脸男子、天资聪慧但无视戒律的奶油小生、胆小自卑但率真博爱的人气少女,一同在人鬼神交界处,营造出堪称最令我厌烦的宫崎骏作品。假如有那么一刻,人们对宫崎口出恶言、刻意诋毁,我为他的辩护词中无论如何也不会包括这部实际上让他在国际间声名大噪并稳坐大师宝座的媚俗作品。

候鸟

Pájaros de verano

导演: 克丽丝蒂娜·加耶果 / 西罗·格拉

编剧: 玛丽亚卡米拉阿里亚斯 / 雅克·图莱蒙德·维达尔

主演: 卡米娜·马蒂内 / 何塞·阿科斯塔 / 娜塔利娅·雷耶斯 / 约恩·纳瓦埃斯 / 格雷德·梅扎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哥伦比亚 / 丹麦 / 墨西哥 / 德国 / 瑞士

语言: 西班牙语 / 英语 / 瓦尤语

上映日期: 2018-05-09(戛纳电影节) / 2018-08-02(哥伦比亚)

片长: 125分钟

观看状态:已带中字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美媒体Metacritic: 85/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4.0/5

IMDb: 7.7/10

豆瓣:6.7/10

深焦评分 59/100

80/100

人类学电影和民俗奇观电影的界限在哪里?这是一个我尚不能回答的问题。《候鸟》引发我感受的地方恰恰不在于奇观,而在于其中的某种必然性:就像《随心所欲》或者《破浪》,章节标题剧透一切,作为观众早在故事开始之前就了然了。如果说黑帮类型里多少该有一种对传统道德的怀旧,《候鸟》似乎并不很在乎这点,就像远处黑压压一片蝗虫,来就来了,啃就啃了,万物刍狗。

Peter Cat,深焦主编

65/100

电视剧容量乡村黑帮史诗,被浮光掠影地简化为一出民俗符号堆砌,表演机械僵硬的械斗回合战。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55/100

蛇之拥抱,鸟之叹息,现代欲念连同伴随左右的物质主义与精神荒原对传统族裔血缘“孤岛”的剿灭,犹如大多数持有拟地域先锋色彩的创作者,在面对诱人的类型元素时,大都退化为“儿童”。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35/100

琐碎无味的情景构建与前作并无二致,区别在于前作基于“寻找”动作建立起紧密的宏观联系,而《候鸟》在反复而平面的叙事中迷失了方向。

上期新片

我们

Us

导演: 乔丹·皮尔编剧: 乔丹·皮尔 主演: 露皮塔·尼永奥 / 温斯顿·杜克 / 伊丽莎白·莫斯 / 蒂姆·海德克 / 莎哈迪·赖特·约瑟夫 类型: 惊悚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3-08(西南偏南电影节)

2019-03-22(美国)片长: 116分钟

观看状态:已有带中字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81/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3.3/5

IMDb: 7.1/10

豆瓣:6.6/10

深焦评分 55/100

吴泽源,写不好小说的影评人

阶级隐喻虽然老生常谈但也挺有力的,美国自由派和川粉就是这么水火不容相“爱”相杀。不过我讨厌片中那些摧毁观众-角色共情机制的硬反转。乔丹皮尔太“聪明”了总有一天会把自己闪着腰。

55/100

较之“绝命镇”坎普的类型理念,本作关于“分身灵”入侵的构想无疑是高级的,然而撕开这个阴森诙谐的阶级政治预言的表面,困扰整个美利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并未偏袒于任何单极一方的处境和所谓“差异”(从这个角度上讲结局的乏味反转无疑达到了玩笑开过后的避嫌需求),“绝命镇”鲜明的愚智是伴随著对种族身份天真活泼但大胆暴露自我低劣源起的幽默癔症,本作的趣味却大都扁平于情节剧的浅层(那个塞缪尔·富勒式的地下走廊本应该发挥更大更有意义的指代作用),随著精心布置的无解和棋成为了一出仅仅针对前作躯壳的伪社会学(虚假刺眼的象征著阶级对立与边境驱隔的具象奇观实则为失控的表达传递)优化延续,仅是在“外貌”上更为满意的处理了愚蠢和严肃的尴尬互悖。

45/100

前作是在现实的戏剧化场景中通过制造异样实现超验的捕捉,本作却只剩下异象的再三反复。更愚蠢的是将注脚写在了“政治”,使影片丧失了本应纯粹的类型趣味。

高潮

Climax

导演: 加斯帕·诺编剧: 加斯帕·诺主演: 索菲亚·波多拉 / Romain Guillermic / Souheila Yacoub / Kiddy Smile / Claude Gajan Maull

类型: 剧情 / 惊悚 / 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8-05-13(戛纳电影节)

2018-09-19(法国)片长: 9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67/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3.6/5

IMDb: 7.2/10

豆瓣:6.3/10

深焦评分 84/100

90/100

又名《我的地狱之旅:一部音乐剧》。晃晃哥的思想水平一向中二,可若论对通过声光色影来调动观众感官,晃晃哥表示我不是针对谁,在座各位跟我比都是垃圾。十多年前就有人说过晃晃哥不过是把大家都想得到却不屑于自降身价去用的奇技淫巧发扬光大了而已,这活儿谁都能干。十多年过去了,你见到第二个晃晃哥了吗?承认吧,晃晃哥在这世上独一无二,你得珍惜他。

82/100

前半程机械性附着于人物动作、对白的整体状态,后半程转向摄影机,人物恢复到正常状态对设定的情境做出反应,由观众目送他们被强力的螺旋卷入地狱之中。

80/100

长镜头是体力耗竭,旋转是精神失衡,最直接的体验派策略,摄影机化作空间中那些生命力的凝聚焦点,观看主体并非舞者动作(实则仅为“路边景观”),而是镜头“步伐”,一场筋疲力尽的“牵引”,电影成为药物,我们成为“主角”。

#濒临下榜

撞死了一只羊

导演: 万玛才旦编剧: 万玛才旦主演: 金巴 / 更登彭措 / 索朗旺姆类型: 剧情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藏语上映日期: 2019-04-26(中国大陆) / 2018-09-04(威尼斯电影节)片长: 87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5

IMDb:6.7/10

豆瓣:7.2/10

深焦评分63/100

70/100

强调双生对称性的迷你小片。4:3画幅意义最有效的一段,作用于“文弱杀手—西部硬汉/右半脸—左半脸”。“王家卫感”还魂在青天白日、墨夜红房。叙事不断回环,时代语境的模糊与人物的抽象设置有寓言体倾向。可惜体量太小,不够发挥。金马奖没提最佳影片挺在理,不如《塔洛》。

70/100

较之导演以往内容饱和的前作,《撞死了一只羊》或许依旧有堆叠符号之嫌,但至少叙述的口吻对展现“谜题”有所规避,使重心更多地落在了主角在叙事进程中所处的状态之上,如此已然足够使本片成为一部还不错的“影展类型”电影。

淞可,电影研究僧,偏爱“东南亚”,业余写字,拍片,做影展。生活中浪漫,电影中孤独

喜欢万玛才旦是因为他电影里的纯净,是小说,文学的电影化。但这部就不是了,梦,杀手,羊,辉煌的太阳,墨镜,百威,飞机...藏族电影全方位现代化,可以很美也很有范但少了一点像《塔洛》那种纯净原始的力量。

吴泽源,供职于《环球银幕》,江湖人称“东直门戈达尔”

万玛才旦格局没上去,审美被王家卫带上去了。依旧传统/现代二元对立,依旧依赖符号堆砌,但梦境段落确实营造出了几分神秘质感。王家卫赶紧出来拍片吧!

bastard,影迷,乐迷,待业

60/100

依然是万玛才旦导演作品中一如既往的藏族传统面对现代化的主题,用升级的视听语言将各种符号拼贴在降级的文本上,可能需要谨慎看待这种转变。

南乌,婴儿作家,年轻导演,老影迷

50/100

藏区愈发变成幻想之国,墨镜与杀手、《我的太阳》、经筒与轮胎,舶来品在此汇聚,接近《东邪西毒》的地理概念。作为一部强调文本结构性的作品,类雷乃,格里耶,显然太强调“表演”,分镜也不够规整。

-FIN-

深焦DeepFocus为今日头条特约作者